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韩胜辉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韩胜辉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工程建设中还是经常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工程建设中还是经常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相应先进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但与此同时,工程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概率也日益提升,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为了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效解决建筑工程存在的渗漏问题,应重视及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结合施工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施工工艺,按照 国家建筑标准,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实用性。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施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所用的施工技术都是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则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防水防渗技术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只用对防水防渗技术有着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有效进行运用,并且在运用防水防渗技术之前,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实施方案,要有针对性的运用防水防渗的施工技术,防止在建筑工程中发生渗漏问题,并且对建筑工程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作用。
        2建筑工程中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
        2.1外墙渗水
        外墙是建筑工程主要结构也是渗漏问题发生的主要部位之一,由于建筑外墙与外界直接相连,所以其发生渗漏的概率也相对比较大,目前常见的外墙渗漏问题多与外墙上窗户以及其他外墙开口部位接合情况不佳有关。很多住户都遇到过外墙与窗户接合部位发生渗漏的问题,外墙渗漏不仅导致墙体涂料以及外部墙皮脱落,同时也让房屋内部的装饰装修受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导致外墙开裂,对窗户等外墙上的部件造成损害,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强度下降,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2.2屋面渗漏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屋面渗漏是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相比于外墙渗漏,屋面渗漏的原因比较多样化,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具体而言,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如今,市场上的防水材料比较多,一些达不到防渗漏的标准材料应用到屋面施工中,很容易引起渗漏。二是防水防渗工艺不规范。如浇筑时预埋的吊灯接线盒,不按照防水防渗工艺施工,埋下渗漏隐患曰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波纹瓦的瓦缝正好在混凝土强度较弱的部位,也会造成渗漏。三是屋面连接位置处理不当。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屋面连接处理重视度不够,施工工人在处理屋面接缝时很容易放松警惕,从而给渗漏问题提供可乘之机。
        2.3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结构结构复杂,工序繁琐,由于地下室外墙长期处于被挤压、侵蚀状态,所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关键所在。地下室外墙多为混凝土连续墙,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体积收缩造成墙体出现竖向裂隙(裂缝)较多,导致结构自防水产生缺陷。设计对地下室外墙周边土方回填及后期室外回填土体内渗入过量雨水造成连续墙侧压力较大等情况考虑不周,造成连续墙出现裂隙或裂缝,导致渗漏。设计要求留设的施工缝部位二次浇筑混凝土时未按要求进行界面处理,造成缝内夹渣、胶凝材料流失、干缩裂缝等现象形成防水薄弱点,导致渗漏。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外墙面防水防渗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渗水是比较常见的渗水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外墙混凝土没有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等级的防渗混凝土,或者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充分,导致墙面出现渗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外墙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满足要求,其次就是施工工艺要合理,振捣要充分,确保后期不会出现裂缝导致渗水;在外墙施工完成后,对于止水螺杆的处理也要合理,当前比较常用的是分段止水螺杆,这样就可以避免螺杆处渗水引发外墙结构渗水,在施工中,做好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外墙的防水性能。
        3.2屋面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
        在对建筑屋面进行防水防渗的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掌握屋面结构的实际情况,如果屋面的排水坡度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尽量减小屋面的雨水负荷,防止雨水通过屋面裂缝渗透到建筑当中去。并且在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混凝土出现结团或者是离析现象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结团或者是离析的现象,就会产生缝隙。在对混凝土进行捣实的时候,要确保振捣器是垂直插入到混凝土的结构中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与上一层的混凝土完美结合,有效防止了裂缝的产生。当然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混凝土经过长期的暴露,会导致失水收缩,使得结构开裂,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等到混凝土有一定强度的时候,对其进行洒水养护,使得混凝土的表面具有一定的水分。
        3.3地下室中防水防渗技术
        首先,涂刷防水涂层。为了有效预防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应在地下室中加强对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便是涂刷防水涂层,针对穿墙管道,可以采取涂刷防锈层尧套管的技术措施。其次,地下室施工中,也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构件缝隙问题,可以通过设置防水层,来避免渗水尧漏水,预防由于湿气过重而导致的地下室渗水问题。其次,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是地下室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浇筑之后,便会直接暴露于空气中,若是其中存在裂缝,受到土壤中水汽以及空气的影响,极易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导致渗水问题的出现。基于此,必须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严格控制温度,若是混凝土温度过高,则会因为温差问题的存在而出现裂缝。
        4优化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措施
        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舒适度,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应当从优化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开始。为了很好的规避建筑物防水防漏现象,应当做到如下三点:第一,工程建设前,要加强建筑工程防水防漏的设计,合理规划排水施工;第二,加强培训作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防止由于技术不过关导致操作不规范,发生漏水现象;第三,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提高施工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综合上述三点,才能有效杜绝渗漏现象,给人们创造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及工作人员,应充分的掌握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择适应的防水技术。此外,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岗位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提升防水防渗效果,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永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3+135.
        [2]文向南.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0):299-302.
        [3]唐斌,李大海.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9,38(15):106-108.
        [4]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405(10):38-39.
        [5]崔韶云.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22-23.
        [6]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405(1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