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施工项目地基检测的要求,明确了检测技术的要点,强调了优化措施的科学应用,使施工项目操作计划更加安全,有效地完成地基检测工作,避免影响其功能特性和应用价值。因此,在建筑工程地基检测研究中,应充分考虑技术要点和优化措施,并有效地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不断优化地基的安全性能,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的科学应对。在此基础上,可使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优化措施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概述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施工方案的安全实施要求,保持基础结构的良好稳定性,有必要加强地基检测。在这方面,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考虑检测方法的选择、人员配置等,使建筑工程基础检测更加科学、专业,避免对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和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应加深对这方面检测重要性的重视程度,实施切实有效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计划,从而降低建筑工程建设问题发生率,更好地体现出地基基础的潜在应用价值。
2地基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基础部分是隐蔽的,受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影响地基的正常施工,不能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造成频繁的安全事故,且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地基检测工作,既能获得必要的施工信息,又能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施工数据。随着中国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软件、硬件及相关法规比较完善,检测工作也系统化。, 可以很好的开展地基检测工作。当前, 常用的地基检测技术主要有平板荷载试验法、静力触探法和动力触探法等相关检测技术。随着检测技术发展, 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应用, 比如瑞利波检测法、探地雷达检测法和剪切波速检测法等, 提高了地基检测的质量[3], 使我国检测技术获得了很大提升。不管建筑工程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地基检测, 都要求检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较强, 熟悉检测技术要点, 避免检测工作发生失误, 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
开展相关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效掌握相关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等,还要注意在测试过程中确定被测物体的尺寸和高程数据,认真检查和研究基坑土层的分类,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稳固性不足甚至塌陷等问题,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需要了解建设区域地下水的实际分布状况,重视避免渗漏等问题产生。此外,积极调研周边环境特点及实际情况,包括地理条件及地下设施分布等,尽可能的降低甚至避免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确保地基检测技术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充分的发挥其实用性价值,针对相关的技术要点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十分重要。
3.1天然地基
针对此类地基而言,检测人员需要重视参考建设区域地质勘察实际情况,根据此地基的岩土颜色、深度及类型等,开展比对分析操作,强化数据可信度。个别天然基坑的地质条件极为繁琐,为了防止具体施工中出现问题,对相关人员安全及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检测人员理应重视有效、多次的针对各类参数开展对操作,以达到大幅降低甚至消除各类问题出现可能性的目的。
检查员还需要注意软土基坑,并对土壤含水量和分布均匀性进行有效检测。同时,要了解和掌握相应阶层的历史发展。总之,检查人员要注意保证数据调查的有效性,注意问题概率大的部位,这有助于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也要注意促进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保护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作业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应急意识,确保在遇到复杂情况时,不会因轻视等原因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事故发生时,不会坠落由于自身的无序排列而陷入危险境地,这不仅有利于保证自身的安全,而且对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2]。
3.2复合地基
针对此类地基开展的检测技术,基本特点为专业性明显,因此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使用。通过有效发挥各项专业技术实效性,不仅可有效强化基坑土体强度,且能够优化地基整体抗压性。
具体进行土体加固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基础和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在采用动力触探法之前,应注意相应的基坑是否经过强夯或置换处理。如果在处理过程中使用了砂桩或搅拌桩,则有必要考虑采用荷载试验方法进行具体检测。同时,应注意,加固施工完成后,对基坑进行二次检测是必要的。若未达到要求的加固效果,则需重新加固,直至加固效果达到标准。
此外,检测过程中,持力层判断相关操作发挥实效性高低,可对整体检测质量起到直接影响,尤其是针对岩土情况繁琐的此类地基而言,如果不能确保所开展判断操作实效性,势必会对后期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检测人员开展工作时,应重视基于所规定要求及程序开展具体检测,不得轻视和敷衍。倘若发现基岩内存在软弱夹层,则需要确保持力层延续到人工挖桩柱的顶端。
这就需要检测人员能够对沉积岩风化的程度开展有效的分析,再参照破碎沉积岩的新鲜度和裂缝大小等,设置桩端的持力层。考虑到水对于泥岩的影响,检测人员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应确保可以延伸到持力层中,并需到达持力层中约3m左右的位置处。此外,针对基于地震影响出现碎裂问题的黄岗岩等地层,其极易出现陡倾角裂隙,因此,在进行持力层设计时,应注重参考具体的实地勘察相关数据。
4 研究优化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的策略
4.1 提升硬件水平
专业的检测仪器对于检测工作很重要。设备必须的精密性具有足够高, 以便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而保证检测工作质量能达标。目前,随着中国机械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态测试仪、钻孔电视等基础测试设备也在迅速更新。因此,测试单位需要根据设备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工作设备的更新,提高基础测试的硬件水平。
4.2加强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专业化的人才是检测工作成功的基础, 因此,检测单位需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培养。考试单位要招聘优秀的考试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此外,检测单位还需要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检测质量达标。
4.3强化监管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云平台的发展,各种基础检测设备都具有将检测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的功能,将检测数据和地理信息上传到云平台。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建立检测数据实时管理云平台,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检测非常复杂,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做好地基检测工作。在建筑地基检测的过程中,相关的测试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敢于承受艰辛的奉献精神,不断提高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做好基础测试管理,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促进中国建筑基础检测的改进,最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蒲卫援, 唐开尧.土木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措施[J].科技与创新, 2019 (1) :140~141.
[2]何立基.浅谈建筑工程技术要点及其优化[A].科技与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 [C].北京:2018.
[3]孙富强, 程虎.建筑工程中的地质勘察及地基处理要点[J].中华建设, 2018 (7) :124~125.
[4]李刚.建筑工程地基灌注桩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 2017(9) :345~346.
[5]梁炳墙.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要点分析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 2018 (42)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