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张起龙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张起龙
[导读] 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摘要: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只有科学的勘察出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方可给予建设项目最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施工保障。并且,在做好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相关工作同时,也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升,且从中提前挖掘出对项目建设不利的影响因素,并对此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进而确保整体建设的安全、稳定以及质量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引言
        在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之下,我国在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体制建设也日益完善,并通过近些年来各界的不懈努力,岩土勘察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在水文地质工作开展阶段的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众所周知,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起着主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就此,本文对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应对对策加以研究,旨在更好的保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常推进与落实,并提升实施效率和质量。
        1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1.1可以减小水文运动对岩土项目产生的影响
        伴随地下水位、水量的改变,不同性质和结构的岩体遭到的影响也不一样。①软弱岩石与严重风化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短期内会产生软化以及完全崩塌解体,这类软化崩塌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会从原本的岩层结构内脱离。②岩土层内涨缩系数很大的膨胀土受到地下水位和水量变化的影响多次吸水膨胀和失水干缩,岩土层体积的改变会导致整个工程基础的支持力布局不匀,以损坏建筑工程的地基。为此,要在施工项目计划的制定中参考岩土项目勘查报告上有关评价结论和建议,采用科学的预防对策,方可防止地下水文变化影响到建筑项目基础建设。
        1.2有助于减少地下水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地下水位条件对施工项目的影响较大,首先,因为水在重力影响下会自然出现渗透作用,若项目基坑建设现场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就要考虑施工环节地下水渗入是否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其次,为了防止地下水位干扰施工工作而选择人工降水途径时,水位的改变对于现场岩土层构造会有影响,极可能产生边坡失稳和土层下降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出现取决于地下结构的特性、地下水位与运动规律、地质结构特征,而这类参数均能够从水文地质环境勘察过程获取。
        1.3有助于减小水文地质影响到地基埋深
        地基埋深是岩土项目施工中的重要一环,若要保障这一环节正常开展,就要掌握水文地质环境和动态,进而科学判定。在地基埋深环节,在有地下水的基础上,地基埋深应在其之上,若通过实地考察,地基埋深需处于地下水以下时,就需要建立降水对策。另外,针对地基埋深来说,水文地质勘察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地下水会令土地变软,如果软化程度很高,将会造成地基开裂,为此,需要勘察水文地质环境,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概率。
        2水文地质勘察难点
        2.1地下水水位变化频繁
        事实上,当降水或温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地下水水位容易出现迅速上升的情况。而在岩层性产状或是含水层结构等影响下,同样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迅速上升。如果工程项目周围存在大面积农田灌溉等情况,也容易加剧地下中层土壤盐渍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直接影响整体岩土层质量。另外,如果存在对地下水层截堵或是外部温度变化过大,还将导致地下水水位骤降,严重时容易引发地面坍塌等现象,对工程项目的开展乃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2.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影响
        当工程活动频繁开展时,则有可能对地下水本身的流动环境造成改变,进而导致地下水的动力水压逐渐加大,破坏原本的水压平衡。在地下水的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容易使得岩土工程出现包括管涌和流沙等在内的各种问题,基坑中也容易产生大量积水,进而直接影响着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质量水平,不利于后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进行。


        3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实际应用
        3.1案例概述
        以某工程勘查项目为例,路堑的长度参数大约为1200m,初见水位埋深大约为0.8m,稳定水位埋深大约为0.6m。此施工现场的地层岩性情况基本如下(部分数据):①层粉质黏土。分布范围为0m~2.8m;颜色为黄褐色;硬塑;层间含有少许锈斑,夹杂薄层粉土。②层粉土。分布范围为2.8m~12.4m;颜色为灰黄色;地层5.4m之下为褐灰色,密度较小,略微潮湿;夹杂薄层粉质黏土。③粉质黏土。分布范围为12.4m~16.7m;颜色为褐灰色;地层15.0m之下为黄褐色,密度较小,略微潮湿,夹杂薄层粉质黏土。现结合次工程实践,分析水分地质的应用方法。
        3.2水文地质试验方案
        设计在第二层和第五层组织抽水和提水试验,当钻入到第三层时组织开展第一层抽水和提水试验。完成试验操作后,扩孔同时封住第一层水,再组织开展钻探作业,达到第六层粉质黏土层时,组织开展提水和抽水试验。此次试验的开展,第一层抽水和提水试验作业中使用的是Ф150mm钻头和Ф130mm钻头;第二层试验使用的是Ф110mm钻头。本文主要针对第一层提水水文地质试验进行分析。
        3.3提水水分地质试验
        ①提水孔基本情况。此次试验中单孔提水,钻孔内部安装过滤器,安装在4.2m~11.6m位置。②试验操作技术标准。此次提水试验的开展,当达到要求之后进行24h的观测,若水位变化没有超过2cm,那么认定为水位稳定;要求各层提水试验做2个落程,同时落程差不超过1.0m;动水位的允许误差不可以超过±0.1m;出水量的允许误差不可以超过±5%。
        3.4试验结果
        ①第一落程。稳定水位0.6m;动水位5.24m;落程4.82m;出水量19.296m3·d-1;含水层厚度为11.8m;钻孔半径0.065m;过滤器有效部分渗透长度6.18m。②第二落程。稳定水位0.6m;动水位7.04m;落程6.44m;出水量24.809m3·d-1;含水层厚度为11.8m;钻孔半径0.065m;过滤器有效部分渗透长度4.56m。提水试验计算K和R值:a.试验R值为20;计算K值0.31;反求R值为26.78。b.试验R值为27;计算K值0.32;反求R值为27.25。c.试验R值为27.26;计算K值0.32;反求R值为27.26;结果采用。
        3.5应用分析
        根据水文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钻孔结构的分析等,进行渗透稀疏的计算,获得了相应的数据。数据处于经验范围内,水文资料比较完整,为岩土工程设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结语
        总之,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务必要切实的掌握相关的水文地质状况,方能充分的结合工程建设实况来编制出最具适用性和实效性的施工方案,更能够预先明确岩土工程勘察实施工作中的重心,且针对于施工环节中极易导致的各类状况来加以应对和优化,同时还能够将实际建设中的施工难度有效性降低,以及提高了岩土勘察工作的可依据性,并促使后续各阶段的建设工作都能得以有序展开。对此,重视和不断加强水文地质的分析工作,并予以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这对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推进,将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峰.探析水文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勘查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4):275+277.
        [2]蒋佳俊,孔刚.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与重要地位[J].工程技术研究,2018(09):24-25.
        [3]陈静.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03):189+191.
        [4]李博.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