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飞跃发展,对于城市绿化的要求日渐提升,因此,政府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如何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找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问题,提高其施工技术。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养护管理,园林管理人员理应科学选择园林植物,正确判断土壤的性质,做好园林绿化植物保护工作。
1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栽培原则
1.1因地制宜合理选种
不同园林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光照、土壤以及水分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栽培园林苗木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乡土植物。另外,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勘测对比分析拟栽种的场地环境,并制定针对性的苗木栽培管理方案,从而有效确保苗木成活率,促使苗木健康生长。
1.2坚持人本原则突出功能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周围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满足城市绿化的要求,在园林苗木栽培过程中必须要选择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苗木,以起到防护、美化环境、改善环境等作用。另外,在园林植物分配过程中,还要综合权衡苗木的抗污染性、美观度以及耐盐碱等性能,科学合理地搭配树种,充分发挥园林苗木的栽种作用和功能。
1.3坚持生态性和经济性原则
在栽植园林苗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树种不仅要供市民欣赏,还要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效,如绝大多数树木都具有调节温度、降噪、除尘等效用。如何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项目中通过合理栽培这些树种,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应是关键。在选种过程中,所选择的苗木不仅要满足功能性要求,还要注意成本费用经济性,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影响苗木生长成活的因素
2.1土壤是苗木生长成活的基础
苗木生长成活首先取决于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土壤的物理性状主要是指土壤黏度、团块结构、固体废弃物含量与大小、土壤涵水透气能力、土层厚度等;土壤的化学性质主要指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的肥力。苗木的抗逆性是指苗木对自然生长环境不利因素的极限耐受能力。陆生苗木只有在涵水性和透气性良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适宜、中性及弱酸性的土壤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反之则生长不良、成活率低下。在绿化施工实践中,土壤环境普遍恶劣,土质黏重、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能差、废弃物堆积,严重影响了苗木生长。针对不同的土壤环境,要采取必要的土壤改良措施,最大限度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对土壤的要求,这是确保园林绿地建设成功的关键。
2.2水是苗木生长成活的关键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造成苗木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渍水“淹死”,二是缺水“干死”。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对水的控制与利用。首先要防渍。在填土、整地、挖穴阶段,必须优先考虑排水、理水问题。即使是耐淹、耐渍的植物,例如垂柳、意杨、池杉等苗木,渍水也必然会导致新栽苗木根系腐烂,造成苗木死亡。其次是浇水、保湿。浇水保湿贯穿苗木栽植养护全周期,总要求是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生长季栽植的苗木,通常20d左右即可促发新根新芽,这一阶段保证水分供给尤为重要。苗木浇水保湿主要把控以下4个要点。一是水温与环境温差不大、水质适宜浇灌,以自来水与河塘水最佳,地下水宜放置升温以后再使用,禁止烈日当头浇水;二是新栽苗木第一道水(定根水)必须浇透浇足,使土壤与根系密切接触,保持根系湿润,利于伤口愈合与促发新根;三是日常叶面与树干喷水,喷水既能降温防灼又能保湿;四是高温干旱季节抗旱保苗。
3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优化措施
3.1灌木类苗木
对于灌木类园林苗木,最常见的方式是开沟种植,由于一些灌木类苗木具有体型巨大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施工时,要求相对较高,苗木要具有挺拔、笔直的特点。施工之前,适当时可以采用图纸记录法对其进行栽种,选择恰当的种植地点,分析种植线路,避免出现障碍物,影响种植效果。另外,灌木类苗木对于土质情况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的特点进行施肥,将肥料与土壤进行均匀的搅拌,防止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基础工作的完成质量决定苗木后期的生长发展水平。
3.2乔木类苗木
乔木类苗木一般来说都是体型庞大的苗木,因此,对于种植距离要选用适当的位置,对间距加以分析,在施工种植之前,预知计算成年苗木的体型,保证其高度与宽度,通常情况下,每株树木间距设置在5米左右,与其他设施保持适当的距离,确保其能顺利生长。在乔木类苗木生长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冠的现象,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看护,适当修剪,对于不利于树木生长的有害树干及时清理,保证整体能够茁壮成长。
3.3草坪栽培施工
在园林绿化中,草坪是最常见的绿色植物。园林技术人员在开展草坪栽培施工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铺种、播种、栽种,其中播种法是最常用的。草坪播种栽培施工法主要是园林技术人员通过播种工具,在指定区域播草种,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园林绿化效果。选择草种是草坪播种栽培施工的关键,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草种来播种;要根据绿化面积和草种萌芽率来确定草种数量;要分析草种生长习性和草种的特点,考虑草种的季节性差异,根据季节差异性来选择品种,从而保证草种的正常发芽。
3.4病虫害管理技术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危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必须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管理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病虫害的管理,要深入研究分析苗木周围病虫种类,通过物理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根除病虫,对病虫灾害发生进行抑制。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病虫害率不可超出5%,为苗木种植提供优良条件,促进园林绿化施工的有序进行,降低病虫害对于园林苗木的不利影响。实际苗木管理过程中可使用农药或者化学剂品,对病虫害的不良影响进行预防,应当注意的是,要对苗木施药次数进行合理控制,降低农药所造成的危害,为苗木生长创造优良条件。
3.5排灌施肥管理技术
园林苗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存在较高的要求,通过排水灌溉系统的建立,能够排出多于水分,为植物安全提供保证。园林工作人员要结合植物生长状态科学控制排水灌溉量,顺利排出不需要的水分,优化植物生长条件。结合地形特点采取科学化的灌溉方式,保证植物正常发育,避免水分积聚。初期育苗阶段可采取根系外施肥方法,对肥料比例进行合理调整,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确保园林苗木快速生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苗木管理过程复杂,步骤繁多。为了保证园林绿化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每个步骤的监控,对于土壤、水质、选苗培育工作更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采用健全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的治理手段,从各方面着手,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这一举措,有利于城市绿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满足人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提高人民满意度,为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张文君.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栽培管理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217.
[2]黄文庭.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种植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8):143.
[3]熊松青.浅析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70-71.
[4]霍瑞燕.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