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规划理念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规划的意义不言而喻,其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出更加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强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是提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强化城市园林景观功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施工
一、生态规划理念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推动人类世界不断向前发展,又能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各国都在探索将生态观念融入人类社会规划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并由此诞生出了生态规划理念。所谓生态规划理念,就是在各种规划设计工作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强调规划中的生态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重视,是现代规划设计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念,也是社会发展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园林的最终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实现。尤其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更需要以一种先进的理念为指引,来不断优化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从而使园林景观能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生态规划理念恰恰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现代园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贯彻生态规划理念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强调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猛,环境问题开始被人们逐渐忽视,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合理的改善与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添加生态规划理念,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基本原则。
1、善于利用环保植物
生态规划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中多采用环保材料,设计师不仅需要在硬装类的材料中使用环保类材料,在软装的装饰以及点缀方面也需要善于利用环保植物,发挥这些环保植物的生态功能。在进行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要考虑材料的后期的利用,多使用可循环材料,保证生态规划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2、依托本土自然资源
在进行园林的规划和设计时,需要依托本土的自然资源,一方面是出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建筑过程中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园,提高人们对其的保护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缩减人力物力,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提升园林规划的效率。
3、强调经济适用性
园林景观在进行规划过程中不能单单考虑建造完成后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还需要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垃圾倾倒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绿色资源的可再生功能以及当地地形上的植物栽培、地势因素等等。规划者需要紧贴当地的环境,将眼光放宽至建成以及未来几十年的维护上,以便塑造一个可供人们修养身心、愉悦自我、舒适方便的空间环境。在建成的后期,此园林景观还可以作为生态资源浸润一方土地。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可再生资源也可以降低部分能源损耗,降低污染率,实现经济的可适用性。
三、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1、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种类
园林景观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在保持园林景观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降低园林景观建设成本。
为了更好的提高园林植物的丰富性与观赏性,很多施工单位会大面积种植外来植物,此种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外来植物的种植成本比较高,而且存活率低,不仅会增加园林景观建设成本,而且会影响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因此,施工单位要科学选择园林景观植物种类,在提升园林景观丰富性与观赏性的同时,减少经济损失。
另外,在园林景观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还要全面分析当地的土壤条件,科学选择园林植物,若需要种植外来树种,施工单位要结合该地区的土壤条件,进行有效的改良,栽种结束后,要及时浇水,提升植株的存活率。在种植外来植物的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搭配种植本土植物,保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园林植物景观色彩搭配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结合不同季节植物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其色彩变化状况,科学进行搭配,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园林景观。
2、高效利用当地资源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园林景观设计也面临多项挑战。为了取得更好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效果,施工单位要高效利用当地资源,通过利用项目所在区域的乡土资源,能够更好的维持园林景观生态平衡。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进得以保留,能够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植物特性。
与外来物种不同,乡土植物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能够更好的适应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同时,乡土植物的维护成本比较低,能够保证园林景观的经济性得以充分体现。从实践角度来分析,通过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能够保证城市园林景观更加丰富,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与完整性。在此项目中,对原有的杨树、水杉、泡桐、香樟尽可能地予以保留,对于规格大对施工影响大地进行移植处理,最大可能保留了原有树种,在遵守生态设计理念的同时,要科学利用乡土资源,并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条件,配合选择外来植物。
3、加大土壤保护力度
园林景观施工期间,因为施工工艺不规范,会对破坏当地土壤,产生较大污染,园林景观容易出现生态失衡现象。因此,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之中,施工单位要加大土壤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理念。针对土建项目中的挖补与填埋,要认真遵守绿色施工规范,减少废弃物料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针对园林景观施工所产生的固体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送往到指定场所,进行统一处理,施工单位可采用植被移植技术,提升土壤修复效果。例如,在此项目中,采用挡墙和植物种植结合模式,将山体修成梯田景观,即保护了山体坡度安全,又达到了美观效果。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期间,不但要保证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而且要提升其生态稳定性,减小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使用环保材料,并运用环保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在园林景观建设环节,尽可能减少石材的使用,保护自然环境。另外,雾林系统的有效运用,能够显著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时具备良好的增湿、降温作用,保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当然,施工单位也可建设水循环系统,通过在园林景观中建设水循环系统,不仅能够丰富园林景观内涵,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结束语
树立合理的生态生态规划理念能够极大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以提升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需要城市的发展方向,融合发展与设计理念,遵循当地特色,坚持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齐艺涵.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02):122-123.
[2]宫铭.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54-55.
[3]刘燕.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04-105.
[4]何黎军.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