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彭云峰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施工效率,通过运行管理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衔接,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需求。
        摘要: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为前提,分析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结合,阐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实现有机结合的要点,分别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三个环节展开介绍,提出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建议,发挥运行管理作用,以期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脱节,两者之间没有充分融合,引发后期建设与项目投入使用之后的一些问题,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相结合,是今后开展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对于建设成本、水利工程价值、项目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应该要将该将工作尽快提上日程。
一、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联系
        水利工程建设是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其中包括:① 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②设计项目图纸;③ 前期准备工作;④ 水利工程施工;⑤ 竣工验收。处在建设阶段的各项规划、设计、管控、协调等工作,是运行管理的直观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开展运行管理,可以达到预期施工预期目标[1]。对于运行管理而言,即在规定条件要求下通过工程理论、管理办法实施的项目管理与控制工作,具有协调性与组织性特点。立足于整体层面,运行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高效的实现预期建设目标。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是项目分别属于不同的阶段,两者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彼此之间关系密切,工程建设作为项目的基础,运行管理则是最终达到的目的,将这两者充分结合之后才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要点
(一)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的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按照固定模式展开,难免会对项目的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管理工作,无法更加深入的进行管理。组织水利项目施工期间,负责监督管理的人员并未在实践工作中发挥监督作用,直至项目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也没有针对运行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容易导致前期建设和后期管脱节[2]。因为后期项目运行管理人员对于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便会导致运行管理决策方面的失误。施工与运行管理双方主体之间交流不及时,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性有待提升,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降低管理稳定性。所以,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有机结合非常关键。
(二)项目规划环节建设和管理的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渗透施工规划、方案设计与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方案内容的合理性。若施工建设、项目规划、管理之间的结合不够深入,也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效率与成本。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建设、运行管理分别有各自的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如果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及时,也会影响到运行管理、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不利于水利工程效益的提升。
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环节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当水利工程项目处在前期可行性研究环节,需要加强对管理部门、投资结合模块的关注。管理部门方面要以工程规模为依据,特别是管理人员数量、部门规模的设定,合理划分保护区域范围,组织管理人员负责土地征用、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分析,判断水利工程建设可行性,为项目施工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设计投资结合模块,更加需要提前分析可行性,其中包括运行管理所需成本、建设与运行管理资金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实现运行管理与建设的有机结合,针对资金使用与划拨报告进行评估,检测其可行性,确保资金得到合理应用,以免出现浪费的现象。
(二)设计环节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进入到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管理部门编制设计方案,务必要按照实际状况做好评估工作,确定所有设计要点的可行性,采用限额设计的方法,确保设计方案满足水利工程实际需求,以免受到资金、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方与运行管理单位,要积极参与到设计当中,明确设计的最终目标[3]。其中设计单位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务必要对运行管理可行性进行考虑,和运行管理单位保持联系,满足运行管理的各项需求。运行管理单位则要和设计单位针对方案内容进行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加强在现场施工中的可行性,如果发现不合理之处,可以及时优化。
        水利工程进入到招标阶段,招投标方案、文件、设计图纸与技术说明等资料需要做好管理,为后续施工以及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招标涉及环节,还应该深入落实图纸与工程概算等文件,保证设计环节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运行管理单位参与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和设计人员保持联系,将运行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设计人员沟通,充分结合运行管理期间的问题,对设计方案内容进行优化。站在工程施工单位层面,深入分析技术与性能,制定运行管理问题的预防对策,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
(三)施工环节的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结合,要求运行管理单位积极参与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针对工期、施工进度、成本与质控等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在施工现场监督材料与机械设备的选择、实际应用等。因为运行管理单位是水利工程责任主体之一,所以当其参与到施工环节之后,直接负责水利工程后期投入使用的效益,所以务必要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制定解决方案,以此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性,规避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能够避免运行管理成本的浪费。另外,运行管理单位在施工环节完成之后,还应该负责项目验收工作,全面采集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的运行资料,获取数据信息作为后期运行管理的参考依据。如果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之前采集到的资料分析原因,将安全隐患消除,确保水利工程能够稳定运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在验收与结算环节完成之后,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项目试运行的监督,期间要采集运行数据,观察运行效果。如果发现水利工程运行质量问题,必须马上和施工单位取得联系,确保施工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之间的密切连接。总结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所有数据信息,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完善运行管理规划,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施工效率,通过运行管理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衔接,满足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需求。同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结合,也保证了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性,避免投入使用之后的质量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海云.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的思考[J].科技风,2020(13):141.
[2]蒋泰稳,程令章,马文波,任寿所.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与风险分析——评《水利工程风险与管理》[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04):229.
[3]吴军安.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评《水利,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与乡村治理》[J].人民黄河,2020,42(04):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