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柳亚东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柳亚东
[导读] 伴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逐渐扩大施工范围。
        摘要:伴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逐渐扩大施工范围。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还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重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灌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灌浆施工技术也是一项基本施工技术。文章结合过往经验及实际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灌浆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整体的防渗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凭借其自身操作简单,可操作性较强的这一显著特点来有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为此,施工人员要不断创新与完善灌浆施工技术,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而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1灌浆施工的定义
        灌浆就是将某些具有固化特性的材料,按照相关的比例要求调制好后压入地层或是建筑物的缝隙之内,待灌浆材料凝结成固体后起到一定的防渗、固结、增强的作用。在水闸、水坝以及堤岸等挡水建筑物中,经常会使用灌浆法构筑工程地基的防渗帷幕,以达到水工工程地基强化的目的。根据灌浆施工作用的不同,可以将灌浆分为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补强灌浆以及裂缝灌浆等。灌浆施工中所使用的灌浆材料通常都是防渗堵漏或是加固地层的专用材料,大致分为固体颗粒材料和化学合成材料两种。前者主要包括水泥、黏土、沥青等,后者包括水玻璃类、木质素类、丙烯酰胺类、丙稀盐酸类、氨基树脂类、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以及聚氨酯类等。
        2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的灌浆技术
        2.1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
        开展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建设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裂缝灌浆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增强工程的抗水压和防渗能力。近几年,我国的混凝土裂缝灌浆施工技术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运用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施工人员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施工人员要掌握裂缝灌浆施工技术的原理,还可以利用水泥灌浆机灌入固结后的高强度水泥浆,从而灌入裂缝中的浆体呈现分散、膨胀和固结,最后填充整个裂缝,以此有效防止出现渗水问题。其次,施工人员要根据裂缝情况科学选择灌浆加固施工技术,比如,使用V型槽施工方式在网状裂缝中灌入环氧树脂,从而保证整个裂缝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2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
        由于我国地貌比较复杂,在加上疆域辽阔,多样的地形以及地貌是共存的,所以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要结合自身地区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地质等进行工作开展。在一些山区或者溶洞进行水利工程大坝修建的过程中,就要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实施大坝灌浆施工。相关施工人员用工对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运用,把尖端带有喷嘴的钻井实施强压灌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促进水泥浆液能够较为深入的到地表土层,对大坝强度起到良好稳定的作用。所以高压灌浆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修建大坝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快速、方便的灌浆方式,在对该技术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清洁冲洗施工环境,灌浆完毕后会提高大坝自身具有更加优良的稳定性以及防渗性。与此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大坝施工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灌浆技术就能全面加强大坝整体抗裂性,对加强大坝的使用年限是非常重要的。
        2.3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土壤岩石颗粒较多的地质。更加具体的说,需要进行帷幕的设计并且将其安置在一定深度的地方,使其能够和堤坝之间进行固定。

根据表面孔眼数量的差别可以分为两种:①双排孔;②多排孔,并且帷幕具备着相对较好的防渗水功能。在进行了帷幕孔眼内部注水泥浆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帷幕牢固性以及防水的性能,同时能够防止渗漏,还能够使堤坝更加的稳定。在应用防渗帷幕灌浆技术时。要使用较多的水泥和粘土。粘土的用量较多水泥的用量较少,两者进行融合再继续进行施工的开展。但是卵砾石层进行灌浆钻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采用套阀式或者是循环式灌阀等等的方法。这种技术应用在防渗漏工程上,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的。所以人们会把这种技术当做灌浆勘探的方式使用。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
        3.1全面审核施工图纸
        在当前背景下,要想有效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的质量,就要在灌浆施工正式开始前,对灌浆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与评估;同时也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对岩石体积、吸浆与渗水基础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来根据施工现场具体的地质情况来合理布局钻孔的位置,确定钻孔的数量,选择最佳的灌浆方式,进而确保灌浆施工的有序开展。
        3.2控制灌浆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建筑工程行业就是其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灌浆压力提供了更精确的控制。在传统的灌浆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压力仪器进行检测,人工检测往往会存在检测上的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并不准确,对后续的施工造成影响。想要使压力控制能够符合施工标准,就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用电脑控制的检测工具进行压力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灌浆压力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不至于过大或过小。
        3.3特大漏水的处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由于地区的地质条件问题,或者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引发特大漏水。在对于特大漏水通道的处理上,我们应该做好针对性的控制,并且结合水流的情况利用浓浆、水泥砂浆以及间歇灌浆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灌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利用灌注来稳定浆液,实现对裂缝的控制。
        3.4要保证孔钻技术的孔斜率
        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完成浇筑工作时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对运用这项技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先明确相关要求才能正式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确保浇筑孔壁和直孔位置呈直角状态,匀速完成浇筑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浇筑作业。待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进行灌浆工作,并且还需要采用灌浆方式确保完成工程施工时的钻孔工作。同时施工人员正式开始孔灌浆工作前要严格检查钻孔,还必须完成压水试验。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数量已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且其施工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也进一步对施工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以及技术的有效整合,在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年限,进一步促进其在运行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宙翔.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909.
        [2]赵金翔.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577.
        [3]葛宁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