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施工材料、设备、施工管理等,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阻碍市政工程的良好发展,给建设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提高和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关部门必须对市政施工质量进行严密管控,深入分析影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主要因素,探究防治办法,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得到规范的应用,全面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的规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社会对市政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对于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对于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便可间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及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
1.1科学性
市政工程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施工前,必须按照标准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是从工程特点出发并兼具科学性和严谨性,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工程的质量。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地点的环境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影响,把握合适的施工时机、制定精密的施工方案、有效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保证市政工程能高质量的完成。
1.2风险性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市政工程施工的技术大大提高,风险性有所降低。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市政工程在工程质量等方面风险较高。比如一些由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环境改变而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出现难以避免。因此,做好相关风险预防、防治方案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1.3混凝土质量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政工程规模的扩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用途越加宽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在强度、耐久性、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混凝土对于所处环境的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混凝土易受钢筋腐蚀以及侵蚀介质腐蚀,这样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做好防腐工作。做好了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于我国市政工程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2.1渗透
混凝土渗透问题主要是由压力差引起的,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多存在于城市排水系统、河堤、水库等,这种施工区域会因为水压问题造成渗透,当施工底部压强较大时,高压迫使气体或者液体朝低压方向移动,使得水或气体向混凝土结构体内渗透,长期的渗透问题会腐蚀混凝土结构物内的钢筋,使之锈蚀,破坏钢筋性能和结构,最终破坏混凝土结构的阻水效果和其他性能,从而影响市政工程结构的使用性能。
2.2蜂窝
蜂窝问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由于混凝土配比问题,或者施工时振捣不匀、振捣时间不够等,使得各原材料,如沙、石之间存在空隙,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松散,就会出现蜂窝现象。
2.3麻面
麻面问题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表面过于粗糙,杂物清理不到位,使得模板表面残留杂质过多;又或者拆模时间过早,模板表面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全面;另外如若浇筑时操作不严谨、规范,混凝土表层很容易产生气泡,这些都会使得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粗糙面。
2.4裂缝
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反应使得混凝产生了形状不一的裂纹,如果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施工缝设置不合理,混凝土浇捣过后,没有及时割缝,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不达标,都会产生裂缝。
3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3.1改进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搅拌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碎石。如果碎石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硬度,同时也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须严格的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将碎石的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确保市政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的统一性,切不可随意的更换施工材料,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和规范。另外,在混凝土摊铺施工完成后,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因为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的现象,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创新,对于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注意技术的创新,以此保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
3.2科学配比,合理选材
混凝土是由石料、砂、水泥等诸多材料混合而成,不同的市政工程有不同的质量标准,由于不同原材料性能各不相同,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并且做好原材料的采购与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各混凝土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同时配置混合料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问题和生产设备对混凝土配合比检验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配比、施工过程的管理,结合市政工程涉及的具体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生产所用到的设备加以充分分析,不断优化混凝土配比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符合施工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3大体积的混凝土的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时对于建筑质量影响重大,在浇筑时应该尤其注意。首先,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应该与振捣器的重要深度相适应,一般摊平的厚度应该以超过600mm为宜。其次,浇筑时应该严格分阶段分层次的不间断的浇筑,严格控制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保持后层间的冷凝时间比前段与前层的冷凝时间长。在条件不充分时,可选择性的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施工缝。第三,应该在合适的方位对后浇带进行设置,有时可以用后浇带替代施工缝,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收缩而导致的问题。最后,运输和搅拌混凝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保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的温度适宜.
3.4注重养护,维护质量
市政工程混凝土繁序冗长,切不可忽略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受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干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和收缩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待混凝土浇筑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组织设计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和养护方案,依据相关标准与规范,安排好混凝土养护期内的各项保护工作,同时安排专人监督管理,设置围栏、防护网等维护遮挡结构对混凝土成品外观和造型进行物理防护;合理运用温控技术,并在冬季时搭设防护棚防止雨雪侵蚀,选择草帘等经济、保温的材料进行覆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常温养护;注意控制早期裂缝,正确、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结语
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决定了它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只有对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才能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在施工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和容易出现的问题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有针对性的控制混凝土质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施工材料的把控从根本上控制质量,通过提升施工工艺从技术上保证质量,通过提升施工者的责任感从整体上提升质量。通过的施工过程的各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以此提升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焦红伟.论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62.
[2]曾德森.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
2019(4):278.
[3]郝飞.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