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市政工程属于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数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标准随之提高,因此施工阶段易于发生通病,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针对于此,市政工程方面需要明确施工技术通病,然后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施工的安全,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应对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质量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全面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存在几个共同的问题,对施工的进度质量有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1.1测量差错问题
市政工程在正式建设施工前需进行精准的工程测量工作,这一环节需要应用精确测量技术才能够给后期的现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依据,给图纸设计师带来可靠参考信息。然而一些市政工程前期的测量工作存在差错问题,实际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和图纸地理位置具有较大差异,造成工程实际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削弱了施工图纸指导价值和精确性,严重情况下会因为差之毫厘的测量问题造成整个市政建筑现场施工停滞不前。
1.2材料选购方面问题
材料选购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市政工程施工也不例外。现阶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在选购材料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尚未明确材料选购标准、把关不严等方面。有些选购材料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向上层上报高价而真实选购过程中选择低价没有质量保障的材料,从中得到差价。也有些材料选购人员不具备良好责任心,没有在工作中对材料供应商资质进行认真核查,导致有些高价购回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难以满足施工需求。
1.3机械设备问题
机械设备在市政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施工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严格检查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如果设备的选择不科学,工程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如果在道路结构中形成的道路段不能使用大的辊,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小的辊。由于紧凑的辊具有非常轻的重量,紧凑的效果不是理想的,特别容易发生路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道路投入运行后,在车辆的反复旋转之后,特别容易产生龟裂或下沉。
1.4人员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参与人员较多,岗位分工各不相同,针对施工质量的缺陷问题,需要重点强化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等岗位人员的管理。部分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施工过程工艺的运用不规范,施工流程不合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存在各类质量缺陷。同时,对于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人员施工过程常常存在安全风险,不但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对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为控制工程质量问题,还需从人员管理方面入手,落实质量管理、安全等培训工作,降低工程产生质量缺陷的概率。
2解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有效措施
2.1控制测量误差,做好复查检查
首先测量人员要切实到施工现场实地进行充足勘察调研,结合精准测量技术应用保证测量数据的完整性精准性与可靠性,按照项目制定的各项测量标准将测量误差精确到最小范围内。在专业测量人员提供初步测量作业数据后,务必做好测量作业内容的复查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测量环节存在的问题或者面临的误差隐患,经过重新复量或者组织召开专项问题讨论会等方法,保证测量作业内容的最优化,为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做好基础测量铺垫。
2.2落实材料管理
要规避市政项目的质量通病,需要落实材料管理工作,为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制度方面,需将材料管理岗位制度加以明确,采购人员需按照采购计划,对比市场价格,采购优质、价廉的材料,保证工程使用的主材具备“三证一标”。同时,将运输、地域等因素考虑其中,保证按照材料特点、性能等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入库”和“出库”,采购所有材料需按照类别设置标识、分类保存,做好防水、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如:市政项目中使用材料种类较多,材料自采购至使用过程存在时间差,所以需要设置专门存放处分类管理,将易受潮和变质材料置于干燥、通风区域保存,同时做好防雨措施,防止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市政项目中常使用多种规格钢筋,在管理过程需要按照型号分类存放,立标识牌、依次堆放。(2)使用管理方面,规范的管理工作可防止材料流失、浪费等问题。管理过程,需要结合市政项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供应量。合理规划材料现场,保证场地交通顺畅,材料存放合理,能够按照施工进度,科学安排材料进场。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落实验收工作。市政项目收尾环节,需要及时将剩余材料进行回收,清理现场、及时退库、分类存放。
2.3科学地引进机械设备
在实际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在选择并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应当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制造,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公司应尽量引进国内外科技先进的机械设备,使施工作业更高效、安全。
2.4规范人员管理
市政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到的人员为施工、材料、安全、预算、质检、材料等岗位,在管理过程需要结合相应岗位落实人员的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其质量意识。同时,对人员的资质需要严格要求。如:电工、塔吊驾驶员、升降机操作工、提升机操作工、架子工等均属于特种作业,需要人员持证上岗。为保证所有岗位人员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在现场管理环节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使其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展开对应工种施工。同时,为其培训最新技术、工艺等使用方法,保证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防止工程产生各类质量缺陷。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也是关键一环,需要从管理层面上强化人员安全意识。结合施工环节产生的风险因素制定救援预案,精准识别施工环节安全隐患。在市政项目现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落实施工技术、劳保计划等制定,为工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严格贯彻管理制度。监督各个岗位操作人员按照要求施工,做好机械调配、管理等工作,明确重点施工流程存在的危险因素,保证安全装备、设施、技术等可发挥作用。及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展开安全培训,明确施工过程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奖惩措施,加大处罚力度,保证现场安全,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对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分析和了解后,指出不足之处,又提出解决方案,对市政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同时也能认识到我国建筑行业的不足之处,对于建筑工程,应当在环保节能的理念上进行设计、建设,保证节能减排的成效,减少能源的消耗,不断推动新理念的传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王红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8(11):104.
[2]刘云.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J].智能城市,2018(1):201-202.
[3]冯小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改进策略[J].低碳世界,2019(33):230-231.
[4]朱超,孙鹏,康德阳,等.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9(33):273-274.
[5]韩志鹏 . 市政工程施工中绿色信息施工技术的运用 [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