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供热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良好的供热系统有效的满足了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当前,我国很多供热系统比较老旧,在环保节能方面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因此对供热系统进行改良,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节能技术;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工程
引言
供热系统以热源为基础,综合热网与热用户构成,系统设计方案、设备性能均会对供热质量与能耗带来直接影响。供热系统节能降耗工作具有很强系统性,需兼顾多方面因素,否则无法有效降解能耗。
1待改造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热计量和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很多供热系统将居民区、附近的学校连在一起,供热和末端用户的需求联系不密切,例如,当学校的教学楼无人时,供热系统仍然在工作,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无效供热,浪费了大量能源。同时,很多居民区的供热没有准确的计量装置,热量的使用无法量化,收费一致,用户对于热量的使用和节能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概念,很多时候会无缘无故的浪费大量能源。同时,供热系统大多为单一出口温度控制,供热量不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详细调整,缺少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运行效率低下,这样也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一旦供热系统出现问题,事故就不能及时的反馈,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2集中供热效率偏低
热集中供热效率偏低问题是制约着当前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的一个根本症结,因为实际的热能运行工作中,供热到户时的热量往往远远低于标准设置中额定热量,使得热能消费者存在着被欺诈消费的心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加热环节的区域单位收费虽然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各个区域的供热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流失消耗却缺乏控制,导致供热质量始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得消费者蒙受了损失。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落后以及集中供热工作管理制度未落实等,多个细节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集中供热的运行效率偏低。
2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中节能技术的运用分析
2.1计量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
为了能够在集中供热过程中降低能量的消耗,提高各种能量的利用效率,可以在集中供热某些环节中使用计量节能技术。一般情况下,该技术在热量使用环节中最为常见。在应用计量节能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较为精准的计量设备,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热能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完成了计量设备的选择之后,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检定方法,这样才能够提升计量节能技术的应用效率。同时,为了能够调动用户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供热企业可以采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这样在热量使用环节中,节能经济的应用就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2.2换热站优化技术
热汽由热源出发,经由换热站输送向城市的这个环节之中,由于水泵和换热设备等的技术落后或者运行效率差,常常使得此环节中的热量流失严重,使得工热管道中的热汽质量无法保障,因此,需要使用创新技术对换热站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升级,以确保其工作性能,促进其节能减排效用。换热站中的循环水泵是其热量流失严重的主要症结之一,对于循环水泵,其应用价值还是存在的,所以应当从其他方面着手,例如通过对换热水循环泵的运行方式进行调节,使其流量效率与工作运行效率一致。
2.3电机及对轮的调整方案
针对水泵流量与扬程均做出改进,随之带来电机功率下调现象,为达到相适状态,电机中心高度与机座都要进一步调整,参考电机中心高度对照表,针对性调整水泵:(1)若中心高度一致,无需改变底座电机前孔,但需合理调整后孔。实际操作中,对轮间隙控制在5~8mm区间内,借助磁力台钻有效打孔并固定电机。(2)若中心高度不尽相同,底座前后孔均要做出调整。实际操作中,需增设垫铁,常见有两种形式,除固定电机外,还可将电机与铸铁底座有效连接。对底座做以粗调后进一步微调,此过程必须确保对轮达到同心度运行状态,动平衡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基于焊接的方式将三块百分表连接在对轮处,并基于轴向安装方式增设两块百分表,径向数量以一块为宜,将调节数据导入表格,借助表格自动计算软件求得待调整数据,适配U型垫片。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19台水泵加以改造,共耗时1个月,实际运行效果良好,电机的上下及左右张口均稳定在0.01~0.2mm区间内,电机运行状态稳定,原本水泵运行过程中过度震动、机械密封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采暖设备的维修费用得到控制。
表1百分表、直尺调节水泵同心度
2.4变频技术的应用
通常来说,风机和水泵是最大的供热系统耗能设备,因此要采用节能技术加强对水泵和风机的改造。在传统的调节方法中,只是通过风量和节流量的简单调节来加强控制,这种调节控制方法只是改变了流量,而风机和水泵的工作状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因此调节作用较差,同时还会浪费调节时阀门以及挡板造成的能量。在供热系统中,通过应用变频技术,可以实现无级变流量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室内外的用热情况来决定水泵控制参数,进而实现节能效果。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当前水泵和风机造成的能源浪费超过了25%,而采用变频节能技术后,能源的浪费的现象可以减少到12%左右,可见变频技术具有非常好的节约能源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转速进行控制时,流量Q、功率P、转速N以及扬程H间具有下列关系:Q1=Q0(n2/n0);H2=H0(n2/n0)2;P2=P0(n2/n0)3。通过公式可知,流量和转速之间为正比关系,扬程和转速的平方呈现正比例的关系,而功率和转速的立方成正比例关系。从而得知变频调节小的转速变化,就会导致大的节能效果。另外,供热系统运行时,通常会产生漏水情况,此时需要加强系统的补水工作。同时,为了保证管网能够正常运行,此时要对定压补水设备进行设置,并保持压力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的定压方式上,通常有补水泵变频进行定压以及膨胀水箱进行定压两种。膨胀水箱定压方式更适合在工人范围较小的供热系统中应用。
2.5加装水力平衡设备
这是一项能够稳定管网运行的措施,主要针对管网水力不平衡的状况。可以按照以下原则,给老旧的管网安装一个水力平衡设备:首先,要明确管网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水力平衡装置,质调节方式的管网需要设置流量控制阀,量调节方式的则需要设置压差控制阀,控制阀的安装也需要满足厂家的要求标准;其次,管网的流量需要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调节,但如果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管网就很容易被杂质堵塞,因此需要设置管道除污器。
结语
建筑领域中的供暖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非常高,在我国总的能源消耗中能够达到20%左右。而伴随我国对技能环保工作的要求,因此在供热系统中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供暖单位要对我国目前供热系统中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节能技术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从而为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2018,44(31):183-184.
[2]黄文,管昌生.?城市集中供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材世界,2004,25(5):78-80.
[3]冉春雨,王杨洋.集中供热系统的环保节能控制与关键技术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