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刘锐
[导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们在节能环保主题的大背景下都意识到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而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有节能环保的意识,都在对如何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进行技术的革新和改良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大家积极的响应着节水节能从而不断的提高给排水设计水平、施工工艺的技术含量,人们对供水的质量、水量和水压等方面的重视度极高,十分关注给排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做到节水节能的成效,提升环保设计的实际实施效果,我们要在建筑给排水中应用绿色节能新技术,使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或者达到资源的再利用的效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问题;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解析
引言:绿色、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前时代的主流思想,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以及具体表现。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则需要工程施工流程中将这些关键性的理念融入到技术改良之中,保证行业发展的科学性,推动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也能为公众生活需求提升带来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
一、给排水技能环保新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和优势
        在当今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它已逐渐演变为经济支柱产业。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大部分建筑是以绿色环保为主体的新型建筑,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在此背景下,给排水设计对建筑物的节能节水方面有直接影响。在应用供水和排水技术方面,既能节约优先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又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避免污染和浪费水资源。这符合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符合当前保护环境的理想和理念。目前,中国大力提倡和推广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筑设计开发商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相对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给排水系统节水节能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给水装置压力过大
        从我国目前绿色建筑中给排水项目的施工情况和建筑结构上来看,绿色建筑中的节水设施中存在着给水压力大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给水设施在给水时会出现因给水压力大而引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尤其是在用户用水时,这方面的影响特别明显。
         2、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
         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方案的设计中,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也就导致了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存在问题。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的排水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浪费甚至污染水资源的现象,使很多干净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就被损耗。排水装置设计不科学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优化排水系统,减少甚至避免问题的发生。
         3、排水设施建设滞后
         新阶段的供水管道,无论是在管道的长度还是管道的质量来说,都不能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可是,工程建设、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高,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排水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难题。由于,城建部门对于地下设施建设并不太过重视,这就导致了,地上的供水管道相关设施,与地下设施应不能够相适应。不仅如此,跟严重的是城管部门忽视了在供水管道的定期维护,因此会经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在根本上导致排水系统设施质量下降。
         4、漏水现象
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漏水情形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房龄较长的建筑体尤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给排水管道出现质量问题或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工作导致管道受到外界的破坏或水压过大造成管件裂纹等情形而造成的漏水。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1、合理确定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对于建筑物在供水时尽量利用室外管网来进行直接供水,根据水压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压装置的设置。为了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超压出流浪费的情况,则需要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按照竖向进行分区,对于入户管内静水压力大于0.35MPa时,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减压或是调压措施,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以不超过0.45MPa为宜,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其最大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不能超过0.6MPa。
2、节水型卫生用具
如若给排水工程涉及到的为住户小区,则其中用水较多的器具就是卫生器具。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度,确保在家庭范围内实施有效的推广与宣传。针对此,相应施工人员可向相关用户积极推荐节水型卫生器具,向其详细介绍此器具的特点与优势。而对应的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时,也应涉及到有关内容。利用此种方式促使公众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3、加强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废水的排放量呈不断增加的势头,这对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来讲更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来对生产生活废水进处理,使这部分废水达到非饮用水标准,用其进行洗浴、绿化、洗车及清洁卫生等,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用于收集较清洁洗涤用水的管道系统,这部分废水经管道处理后则可达到中水标准后再利用杂用水系统进行供应,这不仅是节流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缓解水资资源短缺局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对自然降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地形复杂,土地辽阔,水土分布不均,各地气候和气温差异很大,降水也有明显差异。如果与雨季相对应的降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就会被浪费。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应在有关地区建立蓄水设施,从自然降雨中取水,然后合理利用。雨水本身是酸性的,其清洁性相对较强。对贮存雨水的处理应注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当城市道路清洁时,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在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优质水处理水。
  5、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太阳能、风能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并且清洁无污染。绿色建筑在设计中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友好以及对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将太阳能和风能纳入到建筑能源的来源范围。在建筑顶端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其所发电量可以满足一部分的建筑用电,或者建筑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除冬季之外,可以满足大部分时间的洗浴用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热水供应压力。建筑在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建筑所处位置的风向流动等自然因素,使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符合外界风向,利用自然风实现室内的空气流通和降温,在保证建筑舒适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建筑物对于电力的过分依赖,也有保护环境的功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水节能理念是绿色环保技术的核心理念体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完全一致,但是要真正实现实现这一理念,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节水节能设施及技术的推广,即如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设施的节水节能技术推广。除了保证相应的技术推广,还需要强化对于一些其他水资源的利用,特别是的一些污废水的二次利用,不仅仅能够保证水资源获取渠道的拓展,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新刚,温仁新.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J].建设科技,2016,01:64~65.
         [2]王慧琛.BIM技术在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3]李明.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05:47.
         [4]周黎明,李凤宇.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2,07: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