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期   作者:刘湘云
[导读] 现阶段我国依赖土地增长的粗放发展方式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如何在促进高质量城乡发展的同时,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然生态空间,成为民生关注的重要问题。
        摘要:现阶段我国依赖土地增长的粗放发展方式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如何在促进高质量城乡发展的同时,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然生态空间,成为民生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以达到优化城乡规划建设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建设;土地管理
        引言
        纵观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以土地换取发展资源的方式带来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开拓土地,建设各类建筑工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构建出了符合现代人生活生产要求的城乡空间。城市的出现是历史的趋势,在其发展的前期为社会提供了规模效益和公共交往空间,而在后期,中心区地价过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促使城市蔓延,大量城市外围用地被粗放开发。探讨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关系,成为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径。
        1土地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当前无论是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还是乡村振兴,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关键性节点因素。城乡规划建设一旦离开土地资源这一支撑,可以说很多项目都难以开展。在新时代发展下,城乡规划建设对土地管理精细化、可持续发展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从土地管理工作角度出发,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规划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土地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建设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土地资源的管理应该为城乡建设划定合理范围,促使有节制有秩序的建设;城乡建设的需求应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依据,以在宏观范围内合理安排用地。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存在冲突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同为我国现行的法定规划,都具有管理土地资源的权力。两个规划分属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各自遵循不同的用地划分标准和编制审批体系。土地管理部门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为工作思路,注重耕地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城乡规划部门更多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出发点编制城乡规划,尽可能多的布局建设用地开展城镇建设,以实现快速城市化。部门之间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在两种规划中容易出现城乡用地规模、结构上的矛盾,造成土地管理与规划建设的冲突。
        2.2城乡规划时效性不足
        城市是时刻处在变化中的复杂巨系统,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诉求,城乡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批准实施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实施后,规划所依据的基础统计数据已发生变化,以此推导出的土地管理往往不符合现实客观情况。城乡规划不能赶在发展的前头,不能预测发展的趋势,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体制,规划与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支撑,土地开发缺少科学指导,无秩序开发浪费了大量的国土资源。
        2.3规划建设监管不力且规划执行不到位
        规划在经过审批公式后具有法定效力,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划限定的土地用途、开发指标指导城乡建设。规划执行不到位体现在出让地块未严格按照已批规划,部分管理部门频繁申请更改规划,规划编制时间长,用地管理缺少依据。在部分地区城乡规划建设落实过程当中,规划监管不力易造成项目建设品质未达预期,特别是在项目开启建设后,工程方和开发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违法违规建设,导致规划与实际建设不一致,造成土地浪费,甚至随意变更规划方案,让管理部门指定的规划方案未能落实,进而丧失了规划的权威性和部门的监管功能。


        3新时代发展下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3.1推进多规合一,明确一张蓝图干到底
        编制标准和审批体系不一致的多种规划带来的土地管理冲突由来已久,为促进未来城市的精明增长,规划改革势在必行。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应该遵从统一的技术标准、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 “一张蓝图”。通过搭建整合多方数据的信息平台,统筹前期规划数据和后期建设实际,城乡建设有据可依,违法必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规划管理。
        3.2推进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土地管理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冲突不可避免,体制改革通过整合部门,明确划定权力和责任界线,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体制改革也是“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审批体系的客观要求。管理体质的改革也更好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长官意志”“乱指挥”现象减少,推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在真正有建设需要的地方引进开发,带动地区发展,避免因追求政绩打造 “空城”“鬼城”,侵占有限的土地,浪费城乡建设资源。
        3.3明确土地使用的各项标准
        土地资源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根据制定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分配,明确土地使用的各项标准,实现土地资源使用高效化。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该根据严明的利用标准进行开发,不同类型的土地适合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开发用来做什么样的建设,都应该具有明确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土地管理制度执行,指明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更加明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的目的,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一旦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利用情况,就要根据相关制度和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的修改和调整。
        3.4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养
        不管是城乡规划管理还是土地管理,都是融合复杂知识的工作,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是推动城乡规划管理和管理工作水平向前推进的主要源动力。所以,我们的相关部门要把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可以先对应聘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考察。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强化在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而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城乡规划建设队伍和土地管理工作队伍。
        3.5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造成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以城市偏向的差别化思维来处理城乡事物,影响了城乡要素互动与资源配置失衡,拉大了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存在身份有别、地位不平等及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要想改善二元结构体制引起的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首先要明确城乡之间存在的各项差异,但是不能将绝对平等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应该强调城乡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平等,尽量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其次要改变差别化思维,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解决问题,尽可能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动城乡融合,为城乡规划建设添砖加瓦。
        结语
        不同地区城乡规划建设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且统筹兼顾直接由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决定。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建立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制定合理的规划管理方案是作为城乡规划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专业团队规模,提升专业团队能力,同时加强管理执法力度。各地方管理部门对于当前所辖区域,在规划管理的同时一定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规划项目的可行性,保证土地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汪宗彦.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0.
        [2]李君.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03):180.
        [3]林坚,赵冰,刘诗毅.土地管理制度视角下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演进[J].国际城市规划,2019(4):23-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