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佳县现代农业产业展状况展开调研形成文字报告。就佳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梳理,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字:农业农村 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一、佳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特色农业发展良好,畜牧业适度规模发展。目前种植渗水地膜高粱3万亩、渗水地膜谷子1万亩、中药材1万亩,山地苹果5000亩,实现种植业总产值7.3亿元。引进推广优质白绒山羊1.5万只,建成年出栏千只羊子养殖基地2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个、万只家禽养殖基地5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45亿元。
2、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建设情况
全县建成6000亩沿黄滩岸红枣采摘体验主题公园,新建泥河沟3000亩科技示范园,引进培育全国66个红枣优良品种,推广红枣强力降高塑形技术6.35万亩,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景甜团队来佳调研直播活动,佳县红枣知名度显著提升。东方红食品开发公司“五女贞”小米等5种产品被市政府授予首批“榆林好产品”荣誉称号,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9家,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000亩,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5万枚,佳县成功入选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二、佳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县各村镇对农业现代产业发展热情高涨,有的村镇甚至编制好现代产业发展规划,有的村镇已经着手大干,也有村镇已经初具成效。虽然现代农业产业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提高,但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
1、农业生产设施薄弱,经营方式粗放,农民增收难度大。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涧、坡、梁、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耕地面积47.02 万亩,特点是旱地多、水地少、坡地多。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和各类农业集成技术的推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青壮年劳力不足,懂技术、擅管理、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少,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粗放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新型经营主体少,带动能力不强。农民家庭性收入受生产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板”挤压,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因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动能不足,很难带来较大的分红收益。
2、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品牌开发不够,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乏力。
我县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薯类、大豆、绿豆等为主。畜牧业以大家畜、生猪、羊子、家禽等为主。农产品种类多,产量高,但绿色产品、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滞后,同类企业多、同质品牌多、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精深加工少,“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经济以枣树为主,是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双认证红枣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各县之首。枣树历来被本县农民视为“铁杆庄稼”、“保命树”、“致富树”。作为主导产业的红枣产业,仍是传统模式管理居多,创新管理不足,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大,新建红枣基地档次不高。
红枣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开发不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在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宣传打造缺乏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绿色、有机双认证”这样全国叫的响的“拳头”品牌。不能充分开发“千年枣树”的文化价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单打独斗,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搜集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手段落后,销售渠道不宽,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产品收益不高。
3、资金保障投入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虽然佳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佳县是有名的贫困县,县级财力有限,与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需求相比,显然无法满足农业对资金需求。支农资金对社会资本引导作用不够强,不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对乡村振兴的投入。集体经济占的比重很少。大部分村集体经济不强,无法拿出多少资金。又因为农业产业固有的特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民间资本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生产中来。农业产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渠道狭窄,方式单一,无法搭建强有力的投融资平台。据调研得知,就现有建设成功,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示范村、示范园,大部分的启动资金都来于政府财政投入,主要靠政府。全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大户等,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
三、对佳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议从我县的地域特点、产业基础入手,重点做好养羊、杂粮、优果等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种植业,以打造高标准农田为契机,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丘陵沟壑区建设名优杂粮产区,积极实验试种中药材、核桃、花卉等特色作物的种植。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建设深度融合,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深化改革,做大做强“红枣羊”产业,坚持红枣先行,果畜同业。重点扶持养羊示范村、规模推广村,建设枣饲料种植加工大村,加快发展现代羊产业。加大主导产业红枣产业的投入力度,丰富已有经验,探索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着力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实现内联社员农户,外联基地市场,搭建农业信息工程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实现区域额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科学定位佳县特色和优势,发展具有地域特色而又有的天独厚优势资源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地理标志性。让特色产业催生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把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田园变乐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有效提升农业溢价能力。有效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增加附加值。瞄准本县当地农产品特色资源,对其有地域优势的红枣、小杂粮、土豆、羊肉等进行深加工,是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依托产品优势,打造佳县红枣品牌。扩大红枣有机种植面积,提升黄河滩枣优质生产基地,稳步扩大大棚红枣,淘汰劣势枣种,更新老化枣林。凭借“全国唯一绿色、有机双认证”的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力度,发挥品牌集群效应。着力打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泥河沟千年枣园”旅游圣地。通过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红枣踩摘节,增加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走产品品牌化、高端化的路子,提高产品文化附加价值。构建产品流通体系,利用“一带一路”、陕西自贸区建设和榆阳协作的重大机遇,推广佳县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扶持龙头企业在西安、北京、扬州、上海等城市建立旗舰店、直销店,并以电子商务推进农村电商营销发展,深化与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中国网库等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影响流通空间,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拓宽农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渠道。
建议农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纳入到全县招商引资大盘子中,落实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16条”政策,在用地用电、立项审批、税费减免、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壮大集体和经济发展,培育强有力的集体经济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地理优势、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积极争取项目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吸引工商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