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并解决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8期   作者:周成在
[导读] 在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随着音色、音域的不断的变化,歌唱器官也要不断调节,促使胸腔共鸣及高位头腔、头声的共鸣等,一旦掌握不好这些技巧,容易走进误区,进而出现很多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演唱效果。下面从美声唱法及男中音的基础概念开始,就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针对性的解决。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在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随着音色、音域的不断的变化,歌唱器官也要不断调节,促使胸腔共鸣及高位头腔、头声的共鸣等,一旦掌握不好这些技巧,容易走进误区,进而出现很多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演唱效果。下面从美声唱法及男中音的基础概念开始,就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针对性的解决。
        【关键词】男中音;歌唱训练;问题;解决
       
        一、美声唱法以及男中音
        美声唱法是以不同声部保持相对独立关系的一种独特演唱风格,演唱者在训练时,运用科学的训练控制气息、音色,使不同声部、演唱风格二者彼此呼应,唱法独特,音色更为雄浑,音域更多变。美声唱法最早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盛行并快速发展,此时期出现了很多曲目、歌剧的佳作。因演唱者呈现的效果不同,美声唱法的风格特色、形式等各有不同。各个发展阶段,美声唱法歌唱的声音、技巧运用及内容等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核心的要点是内心感情、声音的融合,以真实的情感演唱,进而呈现出表演蕴含的艺术性。我国在青年运动时期开始出现美声唱法,对国内的本土音乐冲击很大,美声唱法融合进本土音乐并不断发展,风格及艺术水平渐渐有所改变,尤以美声唱法中的男中音比较凸显,男中音以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为基础,将男中音训练方式、语高特征同我国声乐学派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更为别致的美声唱法,使其音色更为磁性、雄浑,音域更为多变,且有浓浓的抒情特点,使演唱者的演唱空间更为多样化。针对美声演唱中的男中音训练,要注重风格的训练,确保训练方式的科学性、针对性,使演唱者的内心与训练知识融合,将声乐作品中的艺术性表达尽致。众多学者均针对美声音乐的合唱声部进行分析,声乐艺术寄托于演唱者并表达其情感、情绪,这是一种追求艺术的精神,也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也备受科技的熏陶感染,渐渐形成了声部划分。在合唱时明显体现出音色高低,从合唱声部的角度出发,能够使声部划分更为规范化。单一的声部无法将美声唱法中的男中音灵活多变的特点呈现出来,因而,以完善后的声部为基础可将男中音分为偏高男中音、偏低男中音,因演唱者的音色对男中音的抒情及剧情等影响,可在声部划分界定范围内找到男中音的差异。结合男中音的实际要求,科学训练要灵活调整内容和方式,从而在各类声乐作品中运用一个声部。
        二、男中音歌唱训练共鸣运用的问题
        在美声唱法的男中音训练中,运用共鸣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演唱者在达到胸腔共鸣时忽略了高位头腔、头声的共鸣,使声音缺乏色彩,无法触动观众。2.演唱者的中低声区、高声区二者的位置不相同。胸腔共鸣可使演唱者声音更加雄浑、饱满,但是它多用低声区的演唱,所以要合理应用胸腔共鸣。一旦运用过量,会导致演唱者声音僵硬、沉闷,不圆润、灵活,干扰情感的表达。与其他声部相同,保持男中音的头声高位,灵活运用混合共鸣,使演唱者的声音更为雄浑、圆润,更具震慑力。

中声区进行演唱时,要产生头腔共鸣;中声区及其向下发展的演唱时,要调控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比例,使发声位置一致。男中音演唱者还要对其它共鸣腔进行有效运用,凸显声音圆滑、饱满的特点。
        三、男中音声部在选择上存在的误区分析
        男中音声部是指低于男高音、高于男低音的声部。人们多认为男中音声部无法体现其他两个声部的低沉或者高亢,技术含量较低,陷入了认知误区,其实,男中音声部与男高音、男低音声部在音色、声部特点方面是一致的[1]。鉴于以上音色特征,导致男中音声部在选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声乐教学工作中,因为训练方式错误、先天因素等使高音不能唱上去,进而要求学习、选择男中音声部。另外,部分演唱者偏好男中音声部,忽略自身因素而进行对其强加模仿练习。此外还有很多假男中音现象。演唱者对自身声部选择出现错误,渐渐会丧失学习声乐艺术的热情。男中音声部的选择误区当前已经成为发展男中音声部的关键障碍之一。
        四、解决策略
        (一)中低声区的训练
        中低音区训练的科学性兼具宽广的音域、音色,体现出男中音的魅力,相对于男高音的高音区而言,男中音的高音区具有更大的难度。男中音的高音区既要发出高音还要展现出男中音清亮及宽厚的音色,所以演唱者要扎实地掌握中低音区训练方式,加强中低音声区对宽松的共鸣腔、气息通道进行构建。在音量上,中低音区要做到全通道、深呼吸和高位置,与通常讲话一样放松。所以在中低音进行训练时,保持放松打开全部通道,进行深度换气,高位发声,使声音更加自然、流畅。
        (二)换声区也可称之为自然声区
        都是只有借助训练方式才可以达到高声区。演唱者实现中低音区、高声区二者间的有效转换,就要通过换声区。若处理不当,出现明显的换声点,影响表演。训练演唱者换声区时,要借助a、e、i、o、u五个母音开展训练,准确把握各母音的声位并习惯发声,使其自然,也要关注演唱者横膈膜、吼、舍和腔体间的协调性[2]。演唱者应具备持久的耐心和毅力,经过脑力和体力的持久训练后,即可构建出声音概念。
        (三)演唱时要正确打开喉咙
        在演唱高声区时,男中音喉头位置必须恰当,喉咙要充分打开。演唱前,男中音声部要深呼吸,且喉头位置还要更低一层,使气管同该腔体互通,确保气息能够顺畅,使口咽腔形成扩张之感,就如同外弹的情况,保证声音的音色。在进行声乐演唱时,演唱者要协调配合不同器官,彼此要构成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崔洪赫.探索男中音歌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艺术研究,2018,No.79(2):170-171.
        [2]柳猛猛.男中音高音演唱技巧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