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现象十分可见,这种地基主要以淤泥为主,其特点是含水量高、易流动、压缩性差、透水能力欠佳等等,多见 于河流、沿海以及湖泊地区,在开展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时应当从多 方因素着手加以细致考虑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加以解决,以防止地基发生沉降或位移,从而为人们的正常出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和便捷的城市环境,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项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若是遇到软土路基,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加以改善,提升路基的承载力,否则路基很难承载道路路面传递的荷载,会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在处理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时候,应当根据软土路基的特性,结合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施工技术,保障软土路基施工质量。
1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当前市政道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沉降以及裂缝等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问题。路基强度较低。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出行安全要求的同时,确保市政道路项目的使用周期不断加长,在实际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就必须确保道路路基强度显著提高。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软土路基本身的强度较低,基于挤压以及震动等多重作用下,也会直接影响路基的强度水平,最终导致市政道路沉降等现象出现的同时,也促使项目后期使用周期不断减少。第二,边坡软土路基受到雨水的作用,极易出现严重冲刷现象。遭遇暴雨暴雪等天气下,雨水的冲刷会严重影响到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如果施工单位未能及时发现该种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整体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不断降低,这也是目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
2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
2.1处理软土道路表面
在开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作业当中,工程公司要处理那些地表土壤比较松软的地质结构,降低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工程施工人员通过给软土路面进行排水,以及填充物料来增强地基的强度,并且提升地基的抗压能力、抗剪能力。通过增强地基的强度,来为后期的公路施工作业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工程公司在施工前期要给路面覆盖一层土质,而增强公路的负载能力。工程公司给路面覆盖的土质质量要好,同时土质内部的含水量也要相对较低。工程公司要排除土质内部的水量,此时就需要开挖槽沟的方式,来将地表内部的水分排出来。通过开挖槽沟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道路路面排水的目标,并且还能够大幅度地缩短施工时间以及减少施工工程量。
2.2胶接固结技术
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用胶接固结施工形式,能够借助水泥的作用,利用设备的作用,将水泥转化为固化剂,促使水泥材料充分的与土层进行融合,此过程中的诸多反应都能够明显提升软土地基结构层的承载性能。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主要包括粉喷搅拌法与浆喷搅拌法的胶接固结施工形式,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粉喷搅拌法。在应用该种形式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土颗粒中融入水泥粉喷入空隙当中,尤其是在有着较高含水量的泥炭土以及软土结构等中,粉喷搅拌法能够充分发挥固体材料的价值,促使土体的含水量能够显著上升,在保证施工人员施工效率的同时,能够确保整体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明显提高,为市政道路施工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排水固结法
软基土质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和降水预压法是三种较常用的加载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适和的技术方法。降水预压法:首先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砂井、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提高排水速度,加快地基固结。利用结构物自重逐渐加载,或是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软土体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以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固性和抗剪强度。
真空预压法:需要加固的软土区域的表面按规定标准铺设砂垫层作为横向排水通道,砂垫层铺设完成后,要及时插入塑料板,并及时测出排水范围,放置好水排板。利用砂井、塑料排水板,竖向排水体作为排水通道,使软土土体孔隙中的气和水由土体向竖向排水体渗流排出。
2.4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
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本区域市政道路施工需求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主要针对混凝土性能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配比设计要素,并按照规范操作完成混凝土拌和作业。正式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借助专业设备完成混凝土运输工作,待混凝土入场之后进行浇筑作业。正式浇筑之前,应该事先清理好软土地基附着的杂质问题。按照规范要求做好预埋件设置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桩基距离问题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施工要求得以满足。
2.5强夯技术
在软土路基中应用强夯法,是将吨位较大的夯锤,垂直锤入于软土路基中,利用夯锤从高处往下落的力度来夯实土壤,使其更加紧密,不再存留缝隙而变得松散,可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避免路基受外力影响而出现下沉状况。夯实路基的时候,软土路基中的空隙会缩小,多余的水分也会因为受力而挤压排出,这有利于提高软土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承载能力更强,而且不会轻易发生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性。通常应用于一些杂填土质或是黄土等软土地基中。
2.6换填技术
换填法主要是被应用在软土层过深的区域中。在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碰到的软土层深度如果在50cm~3m间,就需要利用换填法来进行处置。在具体施工期间,通常采用的换填法又被分成抛石挤淤法、爆破排淤法和开挖换填法三大类。通常会将抛石挤淤法应用于积水过多的坑洼地段中,其能够更好地排除工程排水困难这一问题,应用过程是首先在路堤的中心点上进行抛石,将坑洼内的淤泥更好的排除,假如在软土内有横坡,需要首先对高的一侧实施抛石作业,而后在处置低的一侧,还需要提升低的一侧的抛石量,之后再开始后续工作的处理;在淤泥的黏稠度和厚度都比较大时,可利用爆破排淤法来实施处理工作;如果处理的是雾软弱表层地面,这时就需要应用开挖换填法,如此更有益于施工的便捷性。
2.6高压旋喷桩法
高压旋喷桩通过钻机喷嘴将水泥浆高压喷射进软土地基,使之与原软土混合并发生水化、离子交换、凝结等一系列反应,从而直接改变原有土壤的性质,提升土基承载力。钻机的选择需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谨慎确定钻机位置,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高压旋喷桩使用的钻机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噪音低,制成的桩体水泥含量高、强度足,接近混凝土桩,可在市政道路所处地段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使用,但与此同时其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相比之下,水泥搅拌桩的成桩体积较大,制成的桩体水泥含量低、强度较低,成本也较低,适用于路段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一般情况。
结束语
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路基的稳定性能,以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需求,由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较多,每种处理技术均有各自的优势,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优的处理方案,如此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季中华,马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04-205.
[2]王慧波.道路施工技术中软基施工加固技术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6):60+63.
[3]王贤辉.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34):89+91.
[4]高玉春.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论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92-193.
[5]董珍.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8(33):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