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导致了我国城乡差异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质量并不是平等的。 不平均的公共服务导致了资源环境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因此,笔者对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并深入贯彻落实美丽乡村规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在解决我国城乡差距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A
1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宗旨
1.1 强化经济建设
就农村方面来说,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传统结构下的农村经济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的产业结构呈单一形式,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相关部门就应从经济建设方面入手,之后还需全力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尽可能的发挥所有可利用资源的价值。材料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流,和其他经济形势相比,这种经济的附加价值根本不值一提。而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关键就是农村地区将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整合起来,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才能不断提升[1]。
1.2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底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底。首先,应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农村经济,同时还应致力于先进的环保能源的开采 ;其次,相关部门还应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解决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相关部门还应通过相应的举措防止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最后,就临近山区以及水流的乡村来说,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其抗洪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提高,尽可能的降低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的危险[2]。
1.3 重视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
就城乡规划方面来说,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地位一直是非常高的,并且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统筹发展程度。正因为农民是农村生活的主导者,所以相关部门要想建设美丽乡村,就一定要将农民的重要性重视起来。在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政府应出台对农民有利的政策 ;其次,相关人员还要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农民的真实情况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这样有利于农民参与意识的提高。
2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在规划设计中忽略了科学性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中还存在着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乡村的发展,首先就是在规划中忽略了科学性的问题制约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保障美丽乡村规划能够真正的服务农民大众,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仍然存在着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没有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规划人员仅仅是根据我国农村的普遍情况对当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只考虑到了普遍性问题而忽视了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个性问题。这种情况就会直接导致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有所偏离,并不能达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更有甚者,会存在着部分规划人员将与该农村地区相似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直接进行照搬照抄,这样一来就使该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只是一纸空谈。没有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考察是无法做出真正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案的。除此以外,还存在着规划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和近些年的利益而忽视了长久的利益,这就是没有注重可持续发展造成的。这种规划方案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非常不可取的。
2.2 建筑住宅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在调查和研究了许多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方案后,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在建筑住宅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制约了建筑的功能。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仅仅注重了房屋能够看起来非常整齐,而忽视了其实用性。
3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对应措施
3.1对乡村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做好空间规划,全面了解所有村民与乡村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需求,对空间发展规划进行制定,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使所有村民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实现整个乡村的良好发展。其次,我们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保证美丽乡村规划工作内容可以贯彻落实到建设的各个阶段,以便于出现问题前做好防范,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得到良好发展。最后,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美丽乡村建设布局进行规划,根据现阶段农村房屋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对其他土地进行占用,在保证乡村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更好的发展。
3.2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保护生态环境属于基础工作,也是重点工作,因此在规划工作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创建完善的乡村生态保护机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首先,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进行宣传,使村民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更好地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需要创建完善的美丽乡村生态保护机制,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对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进行贯彻落实,进而促进乡村良好发展。最后,应对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筑进行建设,并在该过程中对生态型技术进行引入,进而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
3.3提高住房方面的合理性
农村住宅建设布局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提前调查好乡村的住房情况,并且还应结合农民对住宅建设的需求,计划出更加完善的农村住房方案。为了有效节约建设成本,相关人员应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改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应尽可能避免不利影响的产生,以此防止居民产生不良的感受。
3.4加强监督以及宣传的工作
由于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村居民学历较低的情况,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居民一旦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能够更加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此外,加强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需要叫停不合格的建筑并让他们限期整改,而且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注重自然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3.5通过地方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在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农村当地地域特点,把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业作为核心,对第三产业进行大力开发。例如,可以创建绿色生态食品加工基地,利用绿色农业,构建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村民的收入,还可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我国一些乡村依山傍水,有着天然资源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天然优势,对旅游产业进行大力发展,对国内外游客进行吸引,进而有效提升乡村知名度的同时,为农村产业带来更多的招商引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下我国城乡的统筹发展速度依旧在不断提高,为了有效提高整体建设效果,相关人员应将乡村建设提到日程上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城乡的一体化建设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助于城乡差距的减小,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都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说,相关部门应根据乡村的真实状况,结合村民的实际利益,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禹,宋志华,陈海涛.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89-90.
[2]张一龙.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95+98.
[3]董也炎.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居舍,2019(34):96.
[4]郭宝麒.城乡规划设计中对美丽乡村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72.
[5]高斐.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J].居舍,201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