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分析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3月第8期   作者:黄建文
[导读]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技术应运而生。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技术应运而生。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满足国家对农业发展提出的需求,也是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必经之路。但从现阶段推广工作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推广对策,以此让其得到落实。本文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分析与建议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分析建议
引言
        生态农业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重复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农业模式。在一些地区,生态农业技术能落实农业集约型发展模式,实现对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的统一。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生态农业是以过去传统农业的发展为前提基础,和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观念充分结合并且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教训和经验吸取而得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农业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更好的转移农业发展策略,还能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推动优化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推动我国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针对无法更新再生的自然资源会进行严格的保护工作,而对可以更新再生的自然资源则更注重使用增值的相关措施,有效预防滥用、浪费以及掠夺式经营自然资源,更好的推动我国生态系统能良性循环下去,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应用的同时创建良好的生态条件环境,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2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农村、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一些企业或市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出现了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这对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而生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可以有效的防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为生态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高效使用自然资源为前提基础的对过去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转变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不但可以更好的满足我国经济市场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发展需要,还能够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的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不断的生产出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再通过农村经济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充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区优势等,将各个不同地区的主导农村、农业发展经济的产业确定下来,进而形成了导向是市场经济,发展龙头是加工业的全方位的发展格局,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当前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未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阶段已经很难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需求了。旧的农业推广体系主要是通过培训、示范以及试验的方式推广,由国家统一管理财务、物力以及人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技术推广与技术研究的分开进行不能相互协调,作用难以最大化发挥。同时,一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在农业生产资料推销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未能明了保护与宣传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未建立专门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对农业和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是非常不利的。
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建议
        4.1加强对技术推广人才的培训力度
        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载体就是推广实施者,也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因此,要搞好生态农业,首先就必须加强对生态农业推广人员进行培养,定期对推广队伍实施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掌握生态农业动态发展,增强队伍的推广实力,从而满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优于传统农业的先进需求;其次,加强农业基层人才的培训力度,结合农村基层人员大多只具备短时间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涉及的知识面相对有限的实际情况,可展开专门性人才培训,实施送技术入户模式,根据技术需求不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人才由单一的技能型向复合型转化,从而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2对农村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第一,在对生态技术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过程中,要重视制度的创新,组建科研小组尽可能兼顾实践经验丰富的种植专业户、理论基础扎实的高校老师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从业人员等对生态农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讨,落实农业科研对推广技术实施的推陈出新,以此来让推广制度及时得到优化重组,避免产生单一、遗漏、脱节等现象。第二,建立和完善整体实施过程中的生态技术推广制度,例如针对水资源的污染与浪费、草场的忽视与弱化、耕地的衰退与减少等系列问题展开全新的调研,从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农业发展内容,使其更加完善、合理、规范化。
        4.3制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惠民机制
        惠民机制、政策是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效果的核心主体。很多地区的农户都是小规模生产,对于他们而言,引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甚至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不愿意引入这一技术。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地区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结合农户的经济状态,制定形成相应的惠民机制,为引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同时安排相应的推广人员为农户讲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等内容,以此让农户对这一技术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比如:山东省潍坊市推广单位为了确保各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传播。组织员工对所有农户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为引入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户提供减税、经济补贴等优惠机制。
        4.4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创新
        中国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就,但依然要进行全面的创新。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分析,提高技术创新。比如:山东省潍坊市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天气气候、重要农作物、土壤情况等因素,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进行优化改进,以此可以有效降低推广工作压力,让农民更快的接受这一技术。此外,该地区还和农业院校、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专门的科研团队,开展多项实验项目,从根本上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山东省潍坊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为例,科研人员会定期到农户家中进行探访,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当地农户的反馈,对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带动国家绿色农业得到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虽然每年产量居于世界前列,但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非常不利于农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必须要全面结合各地区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切实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产量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凝玉,张哲,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融合路径研究[J].东南文化,2019(06):6-10.
[2]李旭琴.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与方法探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2):86+88.
[3]周长运.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0):21-22.
[4]尹玉梅.生态农业技术的种植结构研究[J].乡村科技,2018(33):90-91.
[5]胡晓明.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性研究[J].乡村科技,2017(07):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