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9期   作者:李蒙
[导读] 我国自古器重儿童的教育和品德涵养,古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品德训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现如今,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启蒙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任重道远。
          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我国自古器重儿童的教育和品德涵养,古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品德训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现如今,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启蒙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启蒙教育上的作用?如何利用国学中的童蒙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蒙教育;教学活动;立德树人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一些国学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的播出使得一股国学热潮席卷整个文化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道德伦理思想,再一次受到猛烈关注。这些思想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国学中的童蒙文化也再次走入小学的视野,开始被广泛传播。
        一、什么是童蒙文化
        “童蒙”的思想来源于《易经》。“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因此古人把幼儿教育称作“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1]。以此基础上总结,童蒙文化指的是以儿童启蒙为核心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儿童养育、启蒙、教育、生活、健康、心理等方面。其核心是以儒家思想立德树人。
        二、童蒙文化几大亮点
        (一)爱众为公
        即关爱大众,天下为公。《弟子规》强调“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三字经》中有“讲道德,树人义”的说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博爱大众,从幼儿教导起。
        (二)自强不息
        十三经《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三字经》中有”古圣贤,常勤学”, 连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2]“悬梁刺股”,“凿壁借光”,“映雪读书”,“闻鸡起舞”……从国学文化中我们看到一个个勤学苦练的例子,而且很多都是孩童时期的勤学苦练。
        (三)厚德载物
        《弟子规》中有“德有伤,贻亲害”的说法,可见古人对修养德行的重视。唐代有位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他说过“转益多师是汝师”,儿童时期要虚心向先贤学习,获得更好的教养。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四)求是务实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弟子规》中提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意思是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用花言巧语来欺骗或修饰。明代的东林党人,强调经世致用思想。这些思想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五)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即天人合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主张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三、课堂教学童蒙文化的渗透
        (一)在晨读课中渗透
        每日早读课结束前几分钟,可以用来进行童蒙文化的教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等儿童启蒙读物可以拿来教学生诵读。通过晨读课的诵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语言美、自然美、人性美,进一步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博远宏大。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对国学的兴趣。长期坚持,必然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能让国学的谦恭儒雅、坚忍不拔的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内化为高贵的气质,使其终生受益。 
        (二)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书中也得到了很多体现。经典名著人物故事、谚语、民俗、对联、古诗……小学语文教材国学内容占据不少比重,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日积月累”部分。其次,国学的内容分布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歇后语等,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吟读,仔细品味,体会其中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在阅读分享中渗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有关道德教育的课文,或是传授做人的道理,或是告诫学生要刻苦学习。学生在学习这些优秀的课文时,不仅要理解,更要常读常新,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仔细体会。当然,仅靠课本接收到的思想道德感染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内容,合理的延展,加入其他的阅读。或者让学生依据文本,自主阅读课外文本,然后班内分享,语文老师加以指引,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点部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为其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语文教学中的童蒙文化教育,应该是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外实践活动,两者相互融合,使学生受益。在这其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结合语文课文内容,努力给学生创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滕云霞.《童蒙养正在书海》.2013.
        [2]王应麟.《三字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