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发展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作者: 邱以胜 李小波 彭亚
[导读] 以傣陶为代表的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受外来文化及产品的冲击,陷入濒临灭绝的处境,通过分析研究,结合云南普洱茶及文化旅游的巨大市场空间,找到傣陶发展的路径,对其它工艺类别形成示范效应。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以傣陶为代表的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受外来文化及产品的冲击,陷入濒临灭绝的处境,通过分析研究,结合云南普洱茶及文化旅游的巨大市场空间,找到傣陶发展的路径,对其它工艺类别形成示范效应。
        一、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现状分析
        (一)地理分布与存续情况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而悠久的文化,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傣族是跨境民族,在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红河、玉溪等地,境外傣族主要聚居区为泰国清迈、老挝琅勃拉邦、缅甸景栋等地;傣族制陶作为傣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在上述傣族聚居区均有分布。
        傣族制陶有着4000多年不间断的传续史,是少数在新世纪依然得以存活的世界低温陶的代表,被专家称为人类制陶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外来器物的冲击,传统傣族制陶陷入濒临灭绝的处境,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西双版纳傣族制陶主要分布于景洪市的曼斗、曼阁、曼飞龙、曼掌村,勐海县的曼朗、景真村。目前从事制陶的作坊有40余家。时至今日,傣族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依然比较艰难,传统工艺如何与新时代共生共荣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二)傣族陶器的工艺及体系现状
        传统傣族制陶的主要技术为慢轮制陶(制坯)和无窑堆烧,所制作的陶器以生活用粗陶为主、宗教用铅釉陶次之。新世纪以来,傣陶陶器在技术、工艺上有了一定的进步,目前,玉勐、玉喃恩等传承人还继续坚持慢轮制陶和堆烧工艺,大部分作坊已经过渡到以快轮成型为主,烧制方式上有气窑、柴烧和电窑烧制,在工艺选择上渐趋多元化;在陶器功能方面,除少数艺人还在制作一定数量的宗教“过赕”用品和寺庙装饰陶器,大部分陶器以普洱茶的存储、冲泡、贮水、花盆为主。在陶器装饰的环节,除少数艺人坚持拍打纹样外,主要以雕刻为主,少数作坊在探索釉料、化妆土装饰。在经营方面,大部分作坊的经营延续了过去小农经济的家庭作坊模式,傣陶的发展路径急需探索和深思。
        二、傣族制陶发展路径探索
        (一)拓展傣陶的实用性,重点发展傣陶普洱茶茶具
        茶具作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承载着实用性和精神愉悦性的双重物质载体;我国茶具产地大部分与产茶区相连。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使用傣族陶器冲泡(煮)茶山之茶,在云南西双版纳历史悠久。

傣族制陶和布朗族(濮人)种茶是本区域少数民族合理利用雨林自然资源的代表,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和普洱茶制作技艺是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普洱茶“器”与“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普洱茶文化已经演变为以冲泡为主的品饮文化,尤其强调茶的精神内涵。对茶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傣陶在历史上可称为普洱茶的第一件茶具,但在今天,傣陶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普洱茶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重点发展冲泡茶具,挖掘普洱茶茶道与茶文化,是傣陶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挖掘傣族传统雨林文化,提炼雨林文化核心内涵
        整理本土文化符号,突出傣陶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创新傣陶的艺术造型、纹饰设计。
        傣族传统文化由贝叶文化、水文化、水-森林文化等构成,其根本的属性是热带雨林文化。傣族崇尚万物有灵,呈现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想生活状态。对傣族热带雨林文化进行系统分析,以热带雨林作为创作设计构思,将茂密雨林中的动植物形象加以处理和提炼用于傣陶艺术创作,强化傣陶的艺术特征,提升傣陶的艺术水准。
        (三)探索并改进傣族制陶的材料和相关工艺,将茶山原矿作为研究首要
        云南西双版纳各普洱茶茶山土壤矿物质极其丰富,是极佳的制陶原料。勐宋茶山的高岭土就曾作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领导人用瓷的主要原料使用。悠久的制陶文化和丰富的原材料,构成了西双版纳开发普洱茶茶具的天然优势。加强对基础材料的研究与实验,探索成型新工艺,引入现代柴烧技术,改进傣陶的使用属性。
        (四)加强傣陶茶具设计,茶具设计要以体现普洱茶茶文化为核心
        茶具的用器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和升华茶文化的品饮过程,重点研究普洱茶核心文化和传统茶器特色,深入挖掘传统普洱茶茶器精髓和“本土化”茶具特点,并结合时代特征,分析茶俗、茶艺、茶道、饮茶习惯和茶具特征,以“原枝原叶、原矿原味”为普洱茶茶具开发的核心理念,构建“傣陶普洱茶茶具”概念。
        (五)将傣陶与文创产品、咖啡器具、民族餐饮、庭院灯艺进行结合,开发新的市场需求
        文化旅游产业是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市场对文创产品需求巨大;将过去器物,例如将神鸟神兽进行功能拓展,延伸出旅游市场受欢迎,能代表西双版纳的文创产品。云南不光有普洱茶,云南咖啡同样享誉世界,星巴克已经落地西双版纳,用傣陶开发云南特色咖啡器具也存在很大的市场潜力。为民族餐饮开发特色餐具、为民宿酒店开发庭院灯艺同样可以增加傣陶的市场空间。
        总之,傣陶在历史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及宗教生活息息相关,是傣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傣陶既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符号存在,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观赏性、体验性,与民宿、咖啡、民族餐饮、旅游小镇、博物馆、传习馆、旅游景点等相关产业有很高的融合度;未来傣陶将作为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以相关产业融合,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