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学生道德情感切实加强思品课堂实效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作者:叶敏
[导读] 温润的课堂是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温润课堂作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其本质不是彼此交谈,而是“主体间不同声音,不同思想的民主,平等沟通和碰撞,以达到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沟通心灵。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温润的课堂是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温润课堂作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其本质不是彼此交谈,而是“主体间不同声音,不同思想的民主,平等沟通和碰撞,以达到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沟通心灵。
        【关键词】对话;温润;实效;思品
       
        “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的东西”。的确,人类用语言传递出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新教材背景下的品德课堂要求在师生情感交融中,学生将教育要,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课堂上应该所有的道德情感,都应该温润的背景下提高课堂的实效。
        一、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温润的课堂中,教师上课时充满激情的语言表现和肢体表现,所构成的艺术性,易于理解和接受,还会使学生的心灵深受震动。情绪深受感染,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例如课堂在指导看图时,教师富有激情的描述,再加上手势和体态语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堂情感。如果不对教材语言进行变换,而是照本宣科,教学必然无味、低效,学生就不会有深切而具体的感受。
        二、以榜样来激发学生情感
        以榜样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榜样激励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典范人格激励
        这种形式表现为讲述梦境般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在教学第五册《尊师情深》一课时,可以结合伟人、名人的做法去指导学生的行为。例如,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信中写到:“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通过学习,不受社会环境所限,伟人对老师都如此的尊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尊师呢?
        (二)示范人格激励
        利用学生身边的权威形象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表现为积极竞争心理的萌发。例如《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一课时,我问:谁是班上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我们班长”,有理由吗?“他上课专心听讲,从不做小动作”“他不但自己遵守纪律,而且还时常劝导别人要遵守纪律”,“在他的影响下我现在也遵守纪律了”。这样,学生于不经意问就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激发了道德情感。
        三、巧用多种手段,实效激发学生情感
        如教第十二册《保护环境》一课,我设计并制作了课件“个村庄的故事”。先展现出山清水秀,树木郁郁葱葱的人间美景;接着出现污水排放到江河,人们随意乱扔果皮纸屑。垃圾到处可见的村庄劣迹;进而再现人为的乱砍滢伐,导致江河干涸。土地龟裂,最后因山洪瀑发,将村庄全部冲毁的场面。之后向学生提出:“自然环境要不要保护?应该怎样保护?”从而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这样,通过媒体展现故事情节的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儿童在学校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掌握各科知识和社会技能的指导者,也是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育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特征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一个人年龄越小,其生命体验的方式就越具有感性的特征,所以用感性就越有好的效果,师生之间的巧妙对话,对孩子一个眼神,一句鼓励,恰当的评价,这些都是运用多种的手段真真切切,实效激发学生的情感。
        综上所述: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学生进步了,他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他焦急不安:学生犯了错误,他痛心和自愧。有了这种感情,他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捕捉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
        教师对学生教育是以情感优先的。学生的年龄越小,教材的情感内容就应当越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越应当情感化,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就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喜爱、信任、关注的情感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出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如果一个学生每天通过和教师发生这种良性的情感互动关系,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人际间的温暖和友情,这种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与情感,使他们形成关心人、照顾人、同情人和爱护人的性格,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教师只有把学生这种性格调动起来,学生的心理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2页1991.
        [2]黄月霞著《情感教育与发展性辅导》,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50页1989.
        [3]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13页1986.
        [4]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12页1986.
        [5]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11页1986.
        [6]《当代国外教育家教学论思想》2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
        [7]林崇德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20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8]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3页1985.
        [9]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52页2000.
        [10]吴元训编《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2页1989.
        [1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页1988.
        [12]鱼被著《基础教育新概念之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93页1999.
       
        【作者简介】叶敏(1979),女,江苏苏州人,教师,应用心理学学士。研究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