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9期   作者:刘晓媛
[导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接受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由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 黑龙江 大庆 166200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接受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是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由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信息技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科目被提上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纵观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1],小学信息技术课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作为老师要明确现实情况,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实情况
        (一)内容更新慢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突出小学生的特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枯燥,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此外,教材的选择过于随意,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教材内容也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出教学的全面性,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条件改善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正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及时配备,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发生严重脱轨,使得教学知识局限在表面,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操作。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在现在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不会用计算机,那么他将会与时代脱节,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给学校以财力、物力的支持,将落后的网络教学条件进行改善,促进教学有效的开展。
        (三)理实常脱节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的科目,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巧。信息技术科目与其他科目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常常需要与其他科目整合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课中掌握的技能,达到充分学习,扩展学习的目的。当前,一些学校因为条件有限,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实训开课率有限,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上机操作,因此实操环节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进方法
        在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下,老师们的教学思想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改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方法:
        (一)注重启发,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话道出了兴趣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正是由于课程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这个科目是有较强的创造性特点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方法的研究、模式的创新,要创造性地“授之以渔”,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应重在点拨,启发诱导学生。在学生操作失误的时候不要马上批评,而是要正确诱导[2],让学生发现自己出现的错误进而加以改正。这样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不会存在抵触心理,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教法,强化实践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动手进行操作,学习计算机知识最终还是要让学生学会操作,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操练习。还要实施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可以用于教学中的方法很多,其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与感兴趣的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形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容易理解,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另外老师要规划合理的教学目标。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老师要给学生尽量创造宽松的氛围,每次操作都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学习意识较差,可能单纯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的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以此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设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
        老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一些现实的、针对性强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思考、探究。例如我在讲解Excel表格制作时,可先将座次表、课表以及成绩统计表等样本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留下任务去学习,这样学习效果更好。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作为老师要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会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少强.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3(12):70-70.
[2]邱建平.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3(9):63-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