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中教与学之辩证思考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作者:苏飞
[导读] 现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谈谈笔者对于“数学规定”的见解和教学处理实践。

        
        南京市江宁区东郊小镇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现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谈谈笔者对于“数学规定”的见解和教学处理实践。
        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感受数学规定的必要性
        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逐渐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学中,师生不能仅靠简单讲授灌输、大量反复练习、被动死记硬背获得“是什么”的静态知识,而是要通过教师创设的与学生有关、且与学生发生认知冲突的恰当情境,让学生经历“再探索”
        “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产生“为什么”的基础上发现“客观性知识”产生需要,进而参与发明“主观性知识”。长此以往,学生有了不断 “创造”新知识进行数学学习的经历,今后遇到新问题甚至遭遇新挫折时,都不会惊慌失措,消极等待外在“数学规定”的降临,而是会凭借思维创新的惯性,主动去探索、尝试自我解决问题。因此,从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上讲,对“规定”形成过程的探究,要比对于规定内容掌握本身,其教学意义和发展价值应当重要得多。
        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体现数学规定的有效性
        对于数学规定的讲解,教师既要遵循分散安排、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教学认知规律,也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来设计教学,立足整体,力求在不断完善中逐步达成阶段目标,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规定的意图和作用。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练习部分,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用数对表示教室中各人的位置
        笔者创设了如下情景:“今天同学们表现突出,老师特别欣赏第1列的同学,请第1列的同学都起立。”此时,你会看到第1列和第8列(教室里一共就有8列)的同学,有的站起来,又立即坐下,又立刻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教师可以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明确到底哪列是第1列?如何确定第一列?有分歧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图上来,一开始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时,学生会自然说出,确定位置时,一定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数列和行。这样的“规定”就是学生的自发、自然的自我需求,不是来自教师或课本的外在“灌输”。这也就是由学生自主建构“规定”了。有了这些相对精准指代的完整规定,学生就能很快确定教室中各种人和事物的不同位置,进而体现出规定的巨大作用。


        (二)用数对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中,当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对”的价值。出示书上的练习题2(如下)。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4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再让学生找出同一列或同一行瓷砖位置数对的特点,最后总结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完成相应坐标图。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体现“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数学模型的典型事例,如棋盘、表格和地球仪等,并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加以解释。这样让学生在丰富的素材中,把握内在统一性和结构性,更好地体现和理解“数对”魅力。
        2.下图是小明家厨房贴的瓷砖,用数对表示4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呢?
        (三)用数对表示图形中物体的位置
        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对问题后,笔者出示更加抽象的数对问题(如下),引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后进行三个层次的比较:
        三、我能行
        1.在左下图中,A点位置是(   ),B点位置是(   ),C点位置是(   )。
        2.在右下图中,如果A点位置是(3,5),那么B点位置是(   ),C点位置是(   ),D点位置是(   )。
       
        (1)该题与上题的比较。上题中物体的位置“列行相交在面” 上,此题中物体的位置“两线相交在点”上。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
        (2)该题中两小题的比较。左题是已知行列顺序确定物体位置,右题要根据已知位置逆推出列和行的顺序,且列和行的顺序与左题并不相同。初步感受第0列与第0行的合理性,并巧妙渗透原点的含义,初步感悟、渗透直角坐标系的原型。
        (3)两大题的系统比较。无论是确定生活中,还是确定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都有其共同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普适性和唯一性。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数学规定的人文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也理应回归生活。史宁中教授也曾指出,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因此,数学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生活世界和数学世界的双向直通、转换和互译能力。数学教学是面对人的,数学知识都是由人建构的,所以无论是数学还是数学教学,其中都流露人的身影,浸透人文情怀。数学教学最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