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表现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蔺丽娜
[导读] 要想准确表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与特征,仅仅具有娴熟的技术还远远不够,还应充分了解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发源,之后再从作品演奏的思维、音乐的情绪、神韵的把握和美学观点的体现几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  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要想准确表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与特征,仅仅具有娴熟的技术还远远不够,还应充分了解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发源,之后再从作品演奏的思维、音乐的情绪、神韵的把握和美学观点的体现几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音乐表现;音乐内涵
       
        中国钢琴作品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艺术风格还是技术技巧上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声和复调方面融合进了更多的中国音乐元素。众所周知,演奏好一首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并非易事,必须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但是,仅仅掌握技术性的东西还是不能够准确表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与特征的,要想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还应在非技术方面多下功夫。
        一、演奏思维的把握
        钢琴演奏讲究的是一种“全方位思维”,它是一种纵横相结合的综合的思维方式,演奏时,强调音符之间纵向结合的变化(如和声、织体等),同时也强调音符横向的流动方式(如旋律声部的进行),讲究清晰的层次性,着重于结构的整体性、均衡性和统一性,具有建筑式的严密性。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其进行的渐变性、织体运用的单声性和以旋律表现为主的特点都决定了中国的钢琴作品强调横向的多层织体流动性,构成连绵不断向前传递的线形轨迹式的思维。中国钢琴作品的取材有著名的古曲、朗朗上口的民歌,以及各民族舞曲,这些作品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传统,主题旋律和音乐结构都着重于音乐横向的流动与变化,讲究线条的流畅和结构的连贯。但是钢琴本身的多声特点使作品具有典型的多声性,横向的旋律、纵向的和声及多变的节奏所构成的丰富的钢琴织体,仿佛是一个“立体化音乐造型的缩影”,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全方位思维”,从演奏思维的宏观控制上准确地理解音乐的特点,表达音乐的内容与韵味。
        如《梅花三弄》第一次主题乐段的演奏,就需要建立“全方位思维”的演奏思维特点。这段音乐由四个声部组成:持续的低音和弦构成统一的背景;十六分音符的平均陪衬;主题旋律的进行;高八度音程的点缀。要准确地演奏这段乐曲,除了要清晰地表现主题旋律外,还必须把其他三个声部交代清楚。
        因此,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思维方式,在和声织体进行中注重旋律线条的美;在旋律的流动中注重多声结合的变化。努力做到“多线条思维”和“全方位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准确而完美地表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



        二、音乐情绪的表达
        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弹奏出作品特有的情绪,恰当地把握和传递真挚的情感和诗意,表达作品的音乐思想,是演奏乐曲成功的关键,也是演奏中难掌握的一部分。
        如《筝箫吟》就表达了真挚、深刻,具有诗意的情感。乐曲的开始双手模仿中国特有乐器筝和箫进入主题,而后随着主题音乐的发展、旋律的进行、表现手法的越来越丰富,音乐的情绪也就越来越高涨,乐曲达到高潮后又都归于平静。乐曲的演奏情绪都是按着“舒缓(酝酿)——开放——高潮——收束(尾声)”的次序进行的,在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实现乐曲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平衡统一。
        在《夕阳箫鼓》中,作曲家着重表现了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恬静,在作品的内部,通过音区、节奏、声音、力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把音乐情绪表达得起伏有致。通过起伏跌宕的主题变奏,从夕阳西下、泛舟江上,箫鼓齐鸣的情景开始,用江风吹拂、水波荡漾;浪花飞溅、水鸟嬉戏;江浊浪涌、连绵起伏表现音乐的高潮;而后描写渔夫摇橹,畅游月夜等情景。作品运用多种方法把情绪表现得非常准确。
        三、音乐神韵的传达
        如果说情绪是作品内容的特定人生感受与体验,那么神韵就是作品所蕴含的风格与魅力。
        中国音乐之特点就在于其悠远的内在神韵。神韵是决定音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以韵传神”,即表现乐曲的内在神韵,是演奏中国传统音乐时体现民族音乐精神的内核。由古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梅花三弄》就继承了这一特点。作品跌宕起伏、委婉流畅的旋律,虚实相间、刚柔相济的音色,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势,整合在一起蕴含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艺术美。
        要演奏出中国钢琴作品的“神韵”,除了要充分理解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形式因素的组合和变化,还要运用美学思想来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使作品富有神采且韵味无穷。演奏者自有的音乐体验其实是一种联想体验,在这种体验中,音乐激起了视觉的想象,主体意识内的反应不是唤起某种对生活的具体联想,而是唤起某种幻象。听《夕阳箫鼓》这首作品,仿佛能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面中似有“夕阳西下,水波荡漾,箫鼓齐鸣,渔舟唱晚”的景象。音乐激发出人们大量的想象,也激起了进一步联想。
        可见许多中国钢琴作品都体现了音乐当中的美学观点,通过美学观点对音乐的影响,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以此来真正表现出作品中的“神”与“韵”,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中国钢琴作品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只有将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相结合,才能使它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周晶.浅析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及价值特征[J].剑南文学,2013(3):190-190.
        [2]于晓雨.浅谈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时的音乐表现[J].东方企业文化,2013(8):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