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0期   作者: 贾珊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应放手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多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能够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本身就好动,若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操作情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并利用对学具的操作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


        正安县第二完全小学  贵州 遵义  5634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应放手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多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能够强化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生本身就好动,若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操作情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并利用对学具的操作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培养;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师应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同桌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低年级的动手操作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而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它的抽象性。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具体变化之中,就能激发学生有意注意的积极性。因此,情境创设的恰到好处,可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课本“10的加减法”的内容时,我首先用幻灯演示盒子里有七支钢笔,同时提问:“盒子里还能放几支?”板书:7+( ),学生回答:“盒子里还能放三支。”教师抽拉演示:一盒钢笔放满。提问:“一盒钢笔共有几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3)=(10)。接着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抽拉幻灯片,完成8+(  )=10,6+(  )=10。这样通过演示操作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填未知数的含义,掌握填未知加数的方法,而且降低了难度,巩固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掌握内容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编题的操作,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如在教学课堂练习“树上有18只小鸟,飞走7只,还剩几只?”我先用幻灯演示两个已知条件的图片,同时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教师提问:哪一组能给这两个已知信息提个问题?再提问:有两个已知信息和一个问题的题是一道什么题?这样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接着,教师又引导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且通过联想、合作交流,让学生用学具摆出来。这样借助操作活动,给学生保留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探究,进而转化为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借助语言表达,使思维进一步条理化、概括化、精确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使学生便于通过观察、分析、理解,掌握算法。
        三、利用学具操作,启发思维
        思维在活动中发生,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小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促进他们从操作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教学8的组成,我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木棒,分成两堆。提问:“8能分成几和几?”使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一边分,一边问,还有没有其它的分法?并且指导学生做到手、脑、眼、口同时并用,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有序思维,最后归纳出8的组成。这样充分运用学具,让学生边动手边思维边动口,用操作启发思维,用思维指导操作,并用语言表达思维。结果学生对8的组成既能加深理解又能牢固掌握。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让同桌合作,在操作中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才能牢固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年纪小,并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大多来自于外界的刺激,要想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数学学科,就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荣誉感与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探究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爱上数学学科,爱上数学探究,从而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数学探究中来,形成对数学学科直接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展开学生的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特点与学习规律,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操作中展开主动探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凤珠.加强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7(3):146.
        [2]耿春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中华少年,2018(36):16-16.
        [3]张营.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好家长,2018(34):133-133.
        [4]梁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9(1):188-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