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音二弦的传统美学思想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吴一婷
[导读] 早在汉代《晋书•乐志》中就有关于南音二弦的记载,南音古朴优雅、深沉柔美,且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技法奇异,有着“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的美誉。
        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早在汉代《晋书•乐志》中就有关于南音二弦的记载,南音古朴优雅、深沉柔美,且历史悠久、造型独特、技法奇异,有着“中国音乐史上活化石”的美誉。
        【关键词】南音二弦;制作工艺;音色;演奏技法;美学思想
       
        一、制作工艺精美
        南音二弦,简称二弦,是南音“上四管”中唯一的拉弦乐器[1]。传统南音二弦的选材及工艺制作要求较为严谨、细致,有“十八学士”、“十三太保”的规格,外观上要有松风竹韵的美感,松香的盒子也要相匹配,做到精致、优美,如图1、图2。二弦以竹子为主要制作材料,琴头以竹根部为材,削去根须的一端;琴杆以竹根部为材,长约78厘米,根部朝上;琴筒取龙舌兰木、紫檀等根部为材,挖空根木呈圆筒状,直径约11厘米,高约12.5厘米,琴筒与千斤之间、头部与第二个弦轴之间分别间隔四个竹节,第一个弦轴与千斤、第二个弦轴分别间隔三个竹节、二个竹节;筒面梧桐木制成,厚度约为0.2厘米;在筒面上方三分之一处防止木质琴桥;配以蚕丝弦,近年也有使用钢质琴弦。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控制二弦的松紧度,以变化力度和音色,通过竹节的位置准确按音,此为二弦演奏的特色技法,与手执拍板边唱边击的演奏者“执节者歌”,成为传统美学的活态遗存。
       
         图1南音二弦图2松香盒
        二、演奏优美
        南音二弦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演变,传承中遵守遗制,恪守古训,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音乐文化信息,因而二弦的演奏也十分严谨,如:1.坐姿。坐姿应四平八稳、落落大方,保持庄重、泱泱然大国之风,进而在演奏时才能推拉有致、从容不迫。切不可斜腰拉胯、驼背弓腰、东张西望等。2.持琴法。琴杆与大腿垂直,将琴筒置于大腿中部,可依照自身臂长略微调整,如图3。有部分南音弦友认为传统南音二弦在演奏时容易跑调、低音区音质难以控制,便对其进行改良,借鉴了二胡的形制、按弦法等,也改变了持琴法,将琴筒位置调后、至左腿仅靠腹部处,琴杆微向前倾。在此,笔者不敢苟同,琴筒置于大腿根部,按弦时琴杆无法垂直大腿,致使左手臂搂紧琴杆,手臂前伸致使腕掌僵硬,影响演奏效果,同时这种改法不利于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承,而且越来越接近二胡。牵一发而动全身,略微的改良就有可能改变南音二弦传统形制、持琴法、按弦法等,一旦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也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3.按弦法。依照古法,左手按弦,手腕、手指放松,左手指与琴杆及琴弦应呈一个“自”字形,拇指自然伸直,拇指一关节向上微斜,如一呈“斜丿”字形,琴杆和琴弦呈“1”字状,食指、中指、名指、小四指呈“一”字状状。用指肚按弦,以肌肉获得温润的音色。按弦力度要拿捏到位,手指把握好尺度,应恰到好处,轻则发音不实,重则腕指僵硬,进而按音升高。4.弓法。传统二弦演奏的弓法要求十分严格,右手推拉运弓必须保持水平运行,切忌右高左低,导致马尾、琴弦之间的摩擦与琴筒分离,进而发音飘浮。马尾应沿一条直线行走在琴筒上,推弓时或拉弓时弓尾切不可向左、右后方移动。用弓时,推拉连断应做到:外弦中,空弦必须用推弓,按弦可推拉并用;内弦中,空弦、按弦只能用拉弓,不可零乱。
        
        图3南音二弦演奏姿势
一、         音色独特、优美
        南音二弦具有调和南音“四管”的作用,被形容为“桶箍”,在南音乐队中发挥着融合音色、衬托洞箫的重要作用,弥补洞箫长音气息之不足,正所谓“箫咬弦,弦入箫”。二弦形制制作较为严格、精美,加之独特的演奏技法、定弦,使二弦的音色独特、优美、柔和,可表现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可熟练运用于写景、抒情、叙事中,被赞成为“东方小提琴”。二弦有内弦、外弦两条弦,内弦拉弓,外弦推弓,回弓放空,定弦为g1—d2,是“四管”中最高的高音乐器,高音震动频率越快,音色越尖锐。为了解决二弦尖锐的发音,以融合南音音乐的委婉柔和的风格,需采用指肚按弦的演奏方法,以控制音量,并减小尖锐之声。用弓技术也决定着音色的优劣,为配合南音乐曲缓慢的节奏,需使用慢弓技术,手指控制力度要扎实,按音要准确,不能断点、强弱控制自如,做到初如流水、腰如悬丝、尾如宏钟。二弦的拉奏旋律作为琵琶弹奏的骨干音中的装饰音,可提升音乐的美感,增色音质。
        四、结语
        南音二弦有着深厚的传统美学思想,保留着唐宋元的古典韵味,传承着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并且兼容异域音乐风情。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及生活的压力,可通过回归传统文化寻求慰藉、舒缓,南音二弦有着深厚的大众文化基础,作为陶冶心志、表达心境的优雅音乐已经与闽南人的生活不可分割。在此,笔者呼吁社会各界及相关单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才能保留它古朴优雅、深沉优美的韵味。承古法继清音雅韵,还望业界人士从细微入手,着眼于传统艺术精神,进一步的关注和探索南音二弦的丰厚音乐历史信息,将乐器的制作、音色的取向、演奏技术回归传统,避免“乐风不古”,少做表面文章,从而将传统的美学思想流芳百世、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曾家阳.论南音二弦的传统美学思想[J].大众文艺,2018,No.433(7):161-162.
        [2]刘振.北宋陈旸《乐书》关于“奚琴”记载的文献解析[J].大众文艺,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