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王一婷
[导读] 音乐教学是美的艺术教育,而合唱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艺术门类,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通过歌声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

         广安市广安区苏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音乐教学是美的艺术教育,而合唱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艺术门类,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通过歌声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随着新课改强调学生素质培养,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及音乐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本文首先从初中合唱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分析入手,进而就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教学路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素质教育被提到更高的位置。对于初中教学而言,学生素质教育渗透于每一学科的教学,而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力表现力及感受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路径进行探讨。
           一、初中合唱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分析
         从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现状来看,需要突破的难点问题主要有:一是学校及教师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更多的关注数理化等学科教学,导致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意愿不强。二是学生基本音乐素养欠缺。主要是由于对于音乐学习不够,对于乐谱、音阶等基本乐理知识学习不认真,掌握不全面,再加之初中学生正是嗓子变声时期,担心嗓子受伤。
        针对以上问题[1],一是学校与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以新课改素质教育为指导,将素质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二是针对初中时期,学生的特质,一方面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所选歌曲要符合初中生的性别特点与嗓音特点,以保护学生的嗓音;另一方面需教会与引导学生科学发声的方法,发音力度既不能太强也不是太弱。这样施教,对于有效规避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路径探讨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艺术门类,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通过歌声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也可陶冶学生情趣,丰富其思想感情。为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对教学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以基本功训练,促进学生合唱水平提升
         对于合唱教学,音乐教师需从两方面进行把握,即[2]:一是教会学生控制声音。对声音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掌控合唱时的表情以及合唱的力度与速度。由于学生各自发声的力度与速度存在差异性,因此,会对合声产生影响。


教师可先从节奏训练开始,让学生对节奏先有感 性认识,通过训练对他人的声音能够辨识,并由此判断自己的节奏准确与否。这样的训练,利于学生学会感知节奏以及随时调整自己发声的力度与速度,从而逐步掌握合唱节奏,提升合唱水平。二是教会学生声音的造型,主要体现为合唱声部的组合、音区的选择及音色的运用等方面。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需教会学生正确运用各个发声器官及良好的身体站姿,通过唱歌前训练学生气息、吐音、节奏,让学生的开喉、声带、口等部位能够在唱歌时,协调配合。训练过程中,需注意教学方式,训练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但次数可以增多,通过徐循渐进的多次训练,让学生逐步养成合唱习惯。
        (二)以有效的歌曲选择,促进学生合唱技巧提高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嗓音与听觉正处于发育阶段,而音乐是唱与听的结合。在合唱教学中,一是选配歌曲需紧扣教学目标与主题。教师在选择合唱歌曲时,需综合评判和选择,既在注重目标与主题,又要充分考虑相关外在因素,即合唱时间、地点和范围等。如欢庆国庆时,可选择歌颂祖国的《祖国你好》《走向新时代》等合唱歌曲,使得歌曲的内容、风格与当下的事件氛围契合,从而实现合唱氛围的自然和谐。二是选配歌曲与学生群体特点相适应。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学生群体的生育特点差异性较大,如相较于低年级初中生,高年级学生群体的声域与成人混声更加接近,因此,合唱歌曲的选择要与他们的声域相符,才能确保存取得良好的合唱效果。
        (三)以合唱技术处理,促进良好的合唱效果实现
         在合唱编排时,合唱的技术处理非常重要。重点需要做好[3]:一是音色的统一最为关键。在最初学唱同一个曲目时,教师可以流水作业方式训练并引导学生去模仿,尤其是站在后面的学生要尽量模仿前面同学的音色,在细心聆听与模仿过程中,同学之间的音色逐渐靠拢,最终实现和谐共振、统一音色的效果。二是统一声音位置。由于每一名学生的天然音色不尽相同,因此,构建统一和谐效果的基础,即是统一声音位置。如高位置的发声可采用轻声的演唱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容易得到假声,再通过假声去寻找头声,逐渐扩大形成共鸣,最终实现统一声音的效果。三是掌控好演唱力度变化。演唱的力度在合唱中,对于歌曲作品中情感要素的表现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歌曲的品味内涵的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训练与磨合,确保每个声部准确与清晰,实现合唱各声部浑然一体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新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北方音乐,2019,39(19):197-198.
        [2]梁爽.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10):228.
        [3]陈莎莎.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0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