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刘艳
[导读]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沈阳市辽中区牛心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 沈阳  110200
       
        【摘要】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数学素质。何为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关键词】数学意识;推理意识;数学语言;数学心理素质
       
        21世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
        2.从能力层面考虑,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
        3.从语言层面考虑,应具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
        4.从思维层面考虑,应具备数学推理能力。
        5.从心理层面考虑,应具备良好数学心理素质。
        数学素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数学素质的探讨也可从不同方面进行。
        一、培养定量化和定量思维的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数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自觉的用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的习惯,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数学的推理意识
        推理意识是指推理与讲理的自觉意识,即遇到问题时自己推测,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推理与猜测总是相互伴随。首先,教学新知识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数学推理的实质。


例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告诉学生:通过对多个具体例子的分析、比较、反思、发现了规律,归纳出加法运算定律(归纳推理)定律应用于简便计算(演绎推理)。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培养推理能力。
        三、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用数学解决的其它问题。我们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他们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少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所以数学课堂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数学既是科学的语言,也是日常生活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有助于数学学习。数学交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在形象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符号空间建立起联系时需要交流。
        2.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需要交流。
        3.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需要交流。
        五、培养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
        数学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3.自信心和意志力。
        4.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包括:探索创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实事求是态度及习惯。
        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些数学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在某一节课来完成,而应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的教学内容、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的学习活动、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等教学因素,在不断地渗透、引导、启迪中形成。
        数学素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质,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数学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将数学素质的五个方面看成有机整体,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认真的“看”,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信地“说”,培养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的“猜”,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活泼的“动”,培养操作能力;让学生勇敢的表现,培养探索能力,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