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政课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疏导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王双
[导读] 具有正确导向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培育和疏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这要求思政课需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概念,疏导和纠偏错误的思想,培育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具有正确导向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培育和疏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这要求思政课需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概念,疏导和纠偏错误的思想,培育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等。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政教育;培育与疏导
       
        新时代青年是国家繁荣进步的重要保障,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疏导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可激发起雄伟的抱负与无限的潜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一、内涵与价值
        “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表现为主体贡献于共同体构建与发展的情感、思想、理念等。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与行孝尽忠、乡土观念、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等中华古典传统文化渊源深厚。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既是心灵感触与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成熟的儒家治理思想与家国同构模式,此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家意识形态影响深远。家国情怀里蕴含的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国是千万家,国是家的一种集合与升华,“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现代意义上的“家国情怀”对传统文化和理念实现了的一定超越,其内涵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元。涉及国家进步与国家利益、民族独立与民族自豪感,社会稳定与公平自由,人民安居乐业与家庭幸福和谐等方方面面国计民生的问题,因而“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
        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与问题,笔者借助思政课教学,对教学班级的青年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思考。从调查结果来看,约60%的人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比较坚定的爱国者,90%的人认为学校教育是进行爱国教育的主要途径。几乎全部被调查者把关注国家大事、积极服兵役作为爱国的表现,他们反对狂热的爱国主义,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理性爱国的人。约80%的人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感到自豪,并愿意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做出牺牲。从其表达出的爱国优先级来看,“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为国家挥洒热血,倾力保卫国家”成为最优先的考虑,其后是“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才能为国家做贡献”,依然显示出很多学生的妥协性与现实主义态度。


        笔者还就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现实与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港台教育失败产生的“废青”、中美贸易战等现象与事件所激发的家国情怀最高,其后依次是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战狼》等主题电影以及出国旅游时遇到的中国元素等。
        调研结果综合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情感,也具有比较正确的价值观,但仍存在一些无序性与妥协性,如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忧患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民族主义情感过激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基于思政课堂进行进一步的疏导与纠偏。
        三、家国情怀的培育与疏导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观念
        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现实表达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国的前提是“修身”“齐家”,爱国是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守法,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做出贡献甚至牺牲,是拥有一颗热忱的报效祖国之心。
        思政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其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心系国家安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通过课堂教学使其更加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基本国情,逐渐形成明确的、可实施爱国行为的具体方向与目标;通过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爱国价值观,使其爱国主义情感不断升华。
        (二)疏导与纠偏错误思想
        思政教育是疏导与纠偏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通过史实认知与对比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爱国思想;“思想品德修养”通过榜样的力量助其养成爱国敬业的思想品德;“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过理论的光芒助其形成对国家发展的四个自信。对于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需要引导其甄别国外势力的文化精神渗透、洗脑、乃至和平颠覆等活动,坚决抵制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
        对于民族主义情感过激问题,则需要更谨慎地疏导与纠偏,举实例、讲道理,晓之以利害,使其领悟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不一定有利于国家与国民,而要保持一种文明、温和、克制的态度,合理合法地表达爱国情感,展现家国情怀。
        (三)培育历史与社会责任感
        针对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思政课要在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中注重引导其树立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当前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思政教学的核心人物之一是使大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赋予其的艰巨任务和伟大使命,不能沉溺于当下的安逸生活,积极进取,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树立远大宏伟的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感相结合,将产生无限的潜能。
        家国情怀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具有导向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培育和疏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这要求思政课需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概念,疏导和纠偏错误的思想,培育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等,教育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