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让课堂高效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李桂芝
[导读] 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巧设巧引激发兴趣,课内活动激发兴趣,实施素质教育,让课堂在教学中高效。

        田东县思林镇中心小学  广西 百色  531500
       
        【摘要】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巧设巧引激发兴趣,课内活动激发兴趣,实施素质教育,让课堂在教学中高效。
        【关键词】兴趣;课堂教学;高效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
        一、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
        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每当出示课件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学生没有到过圆明园,就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这一世界园林奇迹,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出示圆明园的毁灭后的惨境,残垣断壁立斜阳的图片,更能激起孩子们的痛心与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开国大典》时,学生对于大典很难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紧紧把握激动、自豪感情基调。我用高昂的语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隆重庄严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激动、自豪之情。


这就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突破了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
        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例如:教古诗《幕江吟》,诗中描写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特点,先展示蔚蓝天空,水平如静,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再画上日落的太阳,水面一半红一半绿,在荷叶上画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色兼备的风景图。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脑海里浮现一幅美丽的图画,进入了诗人描绘意境之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不用死记古诗,硬背诗意及中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抓关键的情节,故事的梗概,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因为这是一篇访谈录,文章情节感人,所以可让学生表演,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再比如讲《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我是导游”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幻灯上的美丽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及课外进行,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呀,观察实物呀,听别人讲解呀,兴趣就更浓了。尤其在作文教学中如描写一景物,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他们自己想象好多了。再如指导学生写《参观×××》,带领学生参观一下,经过实地考查,别人的讲解,就不难写出这篇作文。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们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中高效,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3):77-77.
        [2]王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1):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