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历史的记忆方法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陈生
[导读] 记忆是学习之母。记忆力是素质教育中要对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强化记忆效果,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成绩的高低。现就笔者在历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所采取的手段及科学的记忆方法的运用谈一点体会。

        泸西县第二中学  云南 红河  652400
       
        记忆是学习之母。记忆力是素质教育中要对学生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强化记忆效果,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成绩的高低。现就笔者在历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所采取的手段及科学的记忆方法的运用谈一点体会。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必须给学生定下明确的记忆任务,并规定完成的时间,要求学生用顽强的毅力去记住它们,不能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持怀疑态度。有了信心,记忆活动才有强大的能源支持而得以顺利进行和实现。其次要教学生懂得按历史演进的时间顺序和历史自身的逻辑联系去记忆。它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第三,要求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做到眼看、口念、手写、心记、耳听,即老师讲课时认真听,板书时用心看,启发时大胆讲,关键词句动手写。第四,要求学生不断地把反复阅读与尝试记忆即“放电影”相结合。在这里,反复阅读是前提,所谓“放电影”就是将讲述过的或阅读的知识简单回忆一下。而“放电影”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休息期的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晚休前的一段时间是人的生理兴奋期,利用这段时间回忆一遍当天老师讲过和自己阅读过的内容对于加深印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防止“放电影”时“卡壳”和“停电”,事先必须把回忆的内容反复阅读才能做到。第五,要帮助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赋予该记忆对象的某种意义,使记忆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教学中,能引起学生情绪和兴趣的事物,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不会忘记。根据这个原理及历史教材本身所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在讲有关重要知识时穿插一些学生喜欢听的成语故事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强化记忆。
        另外,除了采用上述手段之外,在历史教学中我还采用一些科学记忆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强化记忆效果。其中,我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最实用的是以下几种。
        一、理解记忆法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东西才能记住它。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当你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了解这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各种联系时,才能记得牢、记得久。如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之后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其中割据一方的曹操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其强大起来,为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创造了条件;但因为在赤壁之战中由于他骄傲自大,败于孙刘联军之手,曹操北归,从此不敢南下,最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学生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之后,要记住这些知识就容易了。



        二、联想记忆法
        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如果能够以时间、地点、人物等某一点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总结起来,这就有利于加强记忆。根据事物之间联系的情况看,联想可分为三种:1.接近联想法。如记忆“鸦片战争的爆发”要联想到“虎门销烟”。2.关系联想法。如记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条件”要联想到“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等”。3.类似联想法。由卫温到夷洲,要联想到隋炀帝时三次派人到琉球、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等等。
        三、比较记忆法
        在历史教学中,对同类知识点进行归纳、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使学生增加相似知识点的区分度,使学生判断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历史的基础知识部分记得更牢固、更深刻。而在历史教学中,用来比较的内容多,范围广。从历史发展的时空而言,比较记忆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纵比”,即发生在同一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其它要求进行比较。在讲中国历史时可广泛采用。如可以从名称、时间、地点、领导人、原因、纲领、口号、简单经过、建立政权、意义及教训等方面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发生的历次农民战争进行纵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另一类是“横比”,即将发生在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其它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它主要运用于讲述世界历史。
        四、浓缩记忆法
        从记忆规律看,记得越多,越容易遗忘和混淆,记得越少,越容易记牢。而历史事件浩如烟海,因此,我采用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高度浓缩的方法,在记的时候以少胜多,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负担。如记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意义可浓缩为四句话“四八五颁均田令,汉化、迁都、贪污禁,加速各族封建化,民族融合向前进”;永安事件中“五王”的封号及名字,我把它浓缩为两句话“东、西、南、北、冀;杨、肖、冯、韦、石。”这样做增强了记忆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便于记忆,拓宽了记忆内容的知识面。
        五、谐音记忆法
        它是利用谐音把知识的内容联结起来,产生新联想加以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给那些枯燥抽象的历史年代数字以活泼的意义,使学生引起浓厚的兴趣以增强记忆的效果。使用谐音与相关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就使记忆的效果明显了。
        以上几种手段和方法,是我从教以来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这些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使他们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