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廖华英
[导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学好语文。
        息烽县新萝小学 贵州 贵阳  551100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学好语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开拓思维和视野,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良,阅读能力不高。本文对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积极探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的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中,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阅读和理解能力不高,表现为朗读时语感较差,对于文章的语气、语调把握不准,有的还有唱读的习惯,阅读速度非常慢,发音方面不够标准等等。一些学生在理解能力上存在问题,对于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难以准确理解,总是一知半解。另外,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畏难情绪,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原因分析
        阅读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非常少,更缺乏认真思考的机会,这不仅对学生读、悟能力的培养不利,还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影响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其次,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训练方法不合理。训练语感是有规律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某一句话到底应该如何去读、去理解,教师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指导不到位,这就使学生在轻音、重音,语气、语调,停顿等方面很难做到合理化;第三,农村学校图书资源不够丰富,只有少部分的图书适合小学生阅读,而且学生很少有自主阅读的时间,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指导,导致阅读质量不高。第四,农村学校缺乏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家里也很少有图书,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家长做的并不多……这些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系统安排学生的阅读,详细规划阅读内容、课时、进度并严格按照计划落实,保证学生合理阅读。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洪亮,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调动,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对于初步了解的表达性朗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练读和试读,以能够将文章所蕴含的感情读出来。另外,学生在自读后,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评议时间,让学生据此看到自己阅读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足,不断总结经验。
        (二)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强化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轻重音、语气、语调、停顿等准确理解和把握。此外,指导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乐于接受,提高方法和技巧学习的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置身其中,必定会深受影响,从而激发出强烈的阅读兴趣。比如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交流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会生发出很多新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长期身处这样的氛围中,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容易养成。
        (四)培养良好习惯,增强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培养要求教师首先做好示范,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急缓,配合以生动的面部表情,使原本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变成动态的画面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体会出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通过背诵,能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够增加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记忆力并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背诵,探索有效方法,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语言的学习需要积累,对于一些生动形象的字、词、句,优美的文章段落,只一扫而过往往什么也记不住。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提取出来。
        总之,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注重多种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增书.试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下旬,2016(9):183-184.
        [2]何九玉.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好家长,2015(16):9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