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1期   作者:王益军
[导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摆脱陈旧的填鸭法和问答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敢于放手,尊重、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创意的见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德保县敬德镇多浪完小  广西 百色  53370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摆脱陈旧的填鸭法和问答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敢于放手,尊重、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创意的见解,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们力求认识各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它表现为专心致志地以巨大热情和耐心,去对待、去研究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研究、探索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正规学习的开始,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学习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的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而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的再性、重复性。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在每一堂课都可以讲,都有必要讲,尽管它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因而就没有学习兴趣。所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课前预习,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一)课前要精心布置预习任务
        1.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图片。例如学《桂林山水》、《林海》、《走进丽江》、《五彩池》这组写景课文时先学生搜集有关的图片。在找图片过程加,学生开始熟悉课文内容,又受到祖国美丽的大自然的陶冶,增强了学生的兴奋度,有时不要教而教,学生自己就根据图片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学生也能总结到学习写景课文的方法。2.让学生找相关的资料,如学习《凡卡》一课,让学生找有关写贫穷孩子描写的文章有哪些?这样学生通过网络找了很多相关文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毛流浪记》、《小珊迪》等等,让学生体会到现在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应更快乐的生活学习。这样学生在习前既了解《凡卡》这篇课文的内容,又让学生阅读了许多文章,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二)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提问题
        教师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会大胆参与学习。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激发兴趣,发挥小组合作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提高的思维的空间,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小组合作精神。
        课堂要改革,教师必须抛弃旧的观念,要有新的理念。改掉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摒弃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要大胆的改革,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我的课堂改革如下:我班62人,分为十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按高、中、差组合(自由组合)“有记者级”、“问题大王组”等等。课堂上同学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问题,找答案,先是小组把预习中找到的问题共同讨论,然后各个小组比赛看准的问题提得好。把最精彩的问题用录像机录下来,录后重放两次,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全班讨论,找出正确答案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各组的表演,评一评哪一组获得冠军。学生听到自己的回答问题的声音,很感兴趣,人人都争着上台表演自己。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大家讨论很激烈,小组中哪能个同学有问题都得以充分解决。比如《猫》一课,学生提出“猫的性格有哪些特点?”各组分头找答案,学生们懂得找每个自然段的总句,进行总结,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通过小组学习,充分发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在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课堂则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引导、服务作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四、课后延伸,加深学生巩固知识
        学生素质的提高,兴趣的激发,美感的陶冶,不仅局限在课堂内,更重要的是在课外。生活题材是广泛的,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学生的素质在实践中得以发展。比如上完第八册《鸟的天堂》这一课后,让学生编好导游词,熟读导游词,老师用一节课让学生扮演导员先生(小姐)带全班去鸟的天堂旅游。(并用录像机把学生所说的内容拍下来)留着活动课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到自己表演,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个个表现很积极,都争着表演自己,我记得有一个学生表演得很风趣、幽默,他是这样说的:“各位先生,女士,来宾们,菲律宾,香宾,你们好,我们祖国是个美丽的国家,现在我带你们到一个鸟语花香的天堂去玩……”同学们听了开怀大笑,在这样有趣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充分的训练。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从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去培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