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李佳
[导读] 研究生学术规范关乎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表象化现象严重,据此,本文认为认清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当今社会时势的关系;重视国家、高校、媒体和学术刊物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影响;积极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分层分类建立研究生学术规范标准及评价标准是破解研究生学术失范这一窘困局面的有效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10
        【摘要】研究生学术规范关乎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表象化现象严重,据此,本文认为认清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当今社会时势的关系;重视国家、高校、媒体和学术刊物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影响;积极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分层分类建立研究生学术规范标准及评价标准是破解研究生学术失范这一窘困局面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学术规范;学术失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是培育学术的继承人和未来的学术人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教育质量亦与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休息相关。随着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富含在传统中规范文化秩序的学术道德自律功能却随之衰微,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上述窘困局面?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真实涵义及其研究现状究竟如何?这即是本文意欲展开讨论的问题。
        一、“学术规范”讨论缘何以生
        从哲学视角来看,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动力来源,对于学术规范的讨论也不例外。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是社会和学术两方面的深刻变革导致了学术规范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学术界的热点议题。
        第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政局和社会的剧变强烈冲击了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改变了当时学术从业者的外部生存空间。此时对学术规范的讨论隐含着学术从业者们对避免被边缘化或争取一席生存之地的抗争。[1]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间形成的学术规范,其中的消极因素随着社会和学术的转型继续以新的形式存在,且严重制约了学术的发展。早在1988年,杨沐先生在《我国音乐学术文论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认为“这些被忽略的常识和‘小’问题常常关系到一篇文论的写作质量与学术价值,还能反映出作者的研究及写作思想是否严谨、态度是否严肃、方法是否科学,甚至可以反映出作者学术道德的高低。”[2]第三,1989年后,我国学术界发生了重大转型, 其特征被归纳为“思想淡出, 学术凸显”。民间话语、民间学术迅速崛起并极力向主流话语、主流学术挑战, 争夺学术资源。时逢我国学术进入多元化阶段,因此,此时对学术规范的讨论暗示着它本身就是民间话语、民间学术向主流话语、主流学术挑战并争夺资源的努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同时,学术界重大转型的另外一层意涵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尚处于重新构建或创立门户的阶段,到了90年代中后期,学科大都完成了体系构建而进入充实和发展阶段,学术从业者们发现学术“失范”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因此,对学术规范的讨论逐渐步入人文与社会学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关注和讨论的视界。第四,对学术规范的讨论主要源于不同学术从业者和不同学科之间为争取有效交流与对话的强烈愿望。这就需要确立一套具有权威性的、公认的、基础性的学术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为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二、研究生学术规范意涵为何
        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从业者们对学术规范的探讨方兴未艾之时,国家教育部正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意欲对学术界尤其是高校的“学术失范”或“学术腐败”现象进行整顿:2002年初,教育部制定并发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4];2004年6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5],进一步针对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整个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行为制定了共识性章程。自此,学术规范问题开始从坐而论道的议论阶段转入实质性的付诸实践阶段。但由于“学术规范”的自我形象不明,从而导致对“学术失范”的界限需要重新厘定,同时在根本层面制约了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研究。
        (一)学术规范的意涵
        目前“学术规范”一词已在我国普遍使用但学者们对学术规范的内容、结构和层次等莫衷一是。综观学者们对“学术规范”的认识,我们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学术规范”自身出发对其进行的阐释,比如有学者认为“学术规范即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规范,就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这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就构成了学术研究活动运行的机制。” [6]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形成知识积累和良性传播的有效制度,其核心在于将现在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做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其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必须对前人的研究加以适当的概括和介绍,并给予详实而健全的引文注释。[7]另一类是通过“学术失范”的表现来认识学术规范的基本范畴,比如缺乏尊重他人成果的学术意识;缺乏学术积累和学科意识,自说自话,难以开展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低水平重复和学术泡沫化;学术道德败坏,抄袭剽窃成风等现象即严重偏离了学术规范的轨道。[8]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学术规范应当作为一种规则、准则或制度贯穿于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以确保学术研究的有效性。那么这种准则该如何界定是需要厘清的重要内容。从广义的学术规范来看,它应该包括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层面,学术规范要对纳入学术规范评价对象的主体及主体结构、层次进行明确而清晰的界定;第二个层面是道德层面,也是学术规范在个人层面上的要求,即学术从业者应当恪守学术伦理,这是学术从业者开展学术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第三个层面是知识层面,要有为相应研究领域学者们所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范畴或概念体系, 以便在同一种话语体系中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话, 研究者在发挥个人独创性的同时, 不能带有过强的主观随意性色彩, 创新的东西应当是在相应的领域与前沿研究对话的结果, 从而使学术研究依循积累和传承的自然逻辑向前推进;[9]
        (二)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现状
        在厘清学术规范的意涵之基础上,审视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定义和具体要求的论述;二是从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实然状态探讨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应然状态。前者概括性描述居多,没有在划分学科、层次、类别的基础上深入论述,比如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后者对于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实然状态归纳十分全面,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道德约束和体制建构方面,其中针对文科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研究偏多,个案分析、重复性研究居多。此外,研究生学术规范问题还受到诸多外部力量的介入,从对研究生学术规范讨论的参与者来看,主要有高校、政府、学术刊物和媒体,他们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要求、评价,甚至是兴趣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学术的误解和危害。然而,已有研究并未涉及高校、政府、学术刊物和媒体与研究生学术规范相互关系及影响的研究。
        (三)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意涵
        基于广义的学术规范的内涵,研究生学术规范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所进行的一切学术研究活动应遵循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自律准则。具体言之,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学术道德。研究生应当具有诚实严谨的学术精神,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

如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引用观点要注释,引用数据要详实,反对篡改数据挪为己用;二是学科领域知识。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活动所获得的,被该学科领域学者所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此作为我国学术在未来的发展及其与国际学术新潮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三是选题方向、成果表达以及文献搜集等操作标准。从学术失范的类型来看,明确相应的操作标准是规避这些问题的基础。
        三、如何破解研究生学术失范困局
        (一)重视国家、高校、媒体和学术刊物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影响
        国家和高校在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助作用。2005年和2006年,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2009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在国家层面的影响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制定《学术论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学术规范化规定,并陆续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这说明在我国高校学术失范和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下,需要借力国家和高校来建构学术规范体系,进而遏制学术腐败,形成良好的学术秩序。
        学术刊物在引领研究生学术规范方面处于一种特殊的且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在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屡屡发声。《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联合山西大学在北京召开了以“共建学术规范、整饬学术道德”为主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 并开辟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专栏, 连续刊登了8期共50多篇学术规范讨论文章。[10]现代传媒在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讨论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学术批评网”( http: //www. acriticism. com)曾开展了关于学术论文征引文献标注方式问题。同时,“由于学术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智性工作, 对它进行评价需要专业性的组织或学术权威的人士公正、客观地认定, 加之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在实现各自目标时,各自的评价标准不同。正是这种兴趣点、评价标准的差异, 造成对学术的误解和危害。”[11]由此可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积极发挥其对学术规范问题、学术成果评价的正向作用,其关键在于搭建好信息平台,让多种信息和学术观点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充分展现,而不是使其干扰学术有序而健康的发展。
        (二)倡导学术批评是确保研究生学术规范化的关键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已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规避虽然可以借助诸多外部力量,但更多的是通过研究生所进行的学术活动来消解,那么在学术活动中开展充分而多样的学术批评是确保研究生学术规范化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学术批评实在是学术规范的助产士和学术大师的催生婆。可以说,物质产品的‘打假’是靠货比货, 而精神产品的‘打假’就要靠学术批评。”[12]据此,研究生之间通过学术交流、读书交流等系列学术活动,进行健康的、负责任的学术批评,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精神境界,强化和引领其学术规范意识,同时可以培养高校学术发展的健康环境,逐步净化高校学术氛围。
        (三)分层分类建立研究生学术规范标准及评价标准
        学术规范有其基本内核,它的概念范畴随着社会和学术界时势不断变化,在已有的研究中,文科、理科研究生学术规范研究比例明显失衡,同时对研究生群体的特征认识不足,所以大多数研究者提出的重视研究生学术规范普及,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13]等观点犹如空中楼阁。因此学术规范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建基于对时势的考察,对不同学科的认识,以及对研究生群体的分层分类,避免一刀切的制定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首先,不同学科有着各自的学科传统和研究领域,所建构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与本学科学术研究适切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其次,研究生群体从层次上可以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又可以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类,另外,在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占据着研究生群体的半壁江山,所以,根据研究生群体的层次、类型制定具体的学术规范标准和评价标准更具针对性。最后,研究生学术规范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建立要充分尊重学术传统,顺应时代变化,进而有效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3(10):98-107.
        [2]杨沐.我国音乐学学术文论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音乐研究.1988(4).67-72.
        [3]周祥森.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3(10):98-107.
        [4]《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5/200407/943.html[EB/OL](2002-02-27).
        [5]《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103/201001/xxgk_80540.html[EB/OL](2004-08-16).
        [6]叶继元.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学术界.2005.4.57-68.
        [7]杨文全,王刚.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争[J]浙江学刊.2005年2期:139-143.
        [8]陈通明,杨杰民.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他-关于学术界讨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的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总第 108 期):23.
        [9]杨文全,王刚.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争[J]浙江学刊.2005年2期:139-143.
        [10]《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编者按[J].中国社会科学.1999(4).
        [11]张涛甫.新闻媒体如何介入学术批评[J].学术界(双月刊).2003. 3:145-146.
        [12]殷德生.对学术规范的疑虑—从九十年代的学术转向谈起[J].学术界.2001.1:161-164.
        [13]郭玉珍、李久贤.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