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认同的教学改革与路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王双
[导读] 深度认同是认同的高级阶段,深度认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认同需要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围绕改变传统思维、丰富教学模式与内容、深挖思想价值等路径来实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深度认同是认同的高级阶段,深度认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认同需要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围绕改变传统思维、丰富教学模式与内容、深挖思想价值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深度认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认同是客体(学生)在形成对教师讲授内容、思想、价值观及理念基本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心理上对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的一种更为稳固、更为坚定的信赖与信仰。针对“认同”概念,国内学者较多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相关问题,而较少提及“深度认同”。深度认同是认同的高级表现形式,只有在形成普遍认同的基础上,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达到深度认同,才能使学生的政治信仰与觉悟不易反复、动摇,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实现深度认同的具体路径与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界、学界的广泛重视与深度研讨。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认同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在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条件与要素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现实情形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实践与路径探索,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实现深度认同的教学改革方案与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打破传统形象与思维,以实例教育学生
        由于思政课的独特性,当代大学生往往对思政课存在教师风格古板,上课内容枯燥,大谈空谈理论、主义等偏见与错误认知。对此,思政教师在讲授学生不太感兴趣的思想理论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更多的结合史实、实事,深度阐述理论、思想指导对当时具体实践带来的变化,从而使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相互贯通。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把实际案例融入到理论知识中,通过具体分析阐述抽象的问题,用贴近生活的语言生动地传授深奥的理论,启迪学生从思辨意义上认知并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此外,转换授课风格也是思政教师打破传统形象与思维的重要一个方面,幽默轻松的授课风格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还可尝试不同的授课方法,根据其大致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适当变化程式,调节讲课氛围。


如计算机专业等理工科类班级可能对文科类知识理解与表达不畅,因而可通过他们感兴趣的“程序语言”方式讲授理论知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新媒体技术,穿插使用更多图例、数据或者理性分析等内容。简言之,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应密切结合实例,逐渐总结积累可吸引学生兴趣的案例、因素、经验等,不断探寻更能激发学生深度认同的授课风格。
        (二)丰富课堂模式与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性
        丰富课堂模式,可通过鼓励学生就课堂内容习惯问题积极发言,组织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由选题演讲,尝试“翻转课堂”等方式来实现,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随着课堂中发言、演讲等互动环节的不断深入,以及“翻转课堂”学术内容的不断推陈出新,学生参与的动机与积极性也逐渐发生较大变化,其参与该环节的目的从仅仅为获得更好的课堂成绩,变成真正主动地由感悟而发,由问题而论,由思想而辩。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的问题应经过精心设计,以发挥思辨功能。真正具有思辨性的提问应让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想说话,使其积极表达观点或评析观点,这有利于课堂展开思想的交锋与互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教师与课程的深度认同。
        课堂内容上,纯文字、纯讲述都会引起学生的疲劳感、枯燥感,而结合视频、图片或其他媒体等手段来阐述相关知识内容,则能不断激起学生的兴奋点。通过将理论知识点结合历史和当前实事热点的方式进行解读,多方面立体性的勾勒出理论重点,通过实际事件折射理论,凸显要点,形成因果呼应的授课效果,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现实,更易被学生认同。教师上课张弛有度,氛围活跃,课堂内容也应尽量新颖,给学生一种代入感、新鲜感,可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因此,一个优秀的思政教师应不局限于教材与既定课件,致力于将思政课堂打造成学生的思想创新舞台。
        (三)深挖思想价值,切实惠及学生发展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可以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变化带来莫大影响。从对学生实用的角度,多多探索具有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的话题,使其对社会现实形成更深刻的理解,逐渐培养独立解读社会某些问题性质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辩证性思考习惯,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
        从教师自身素养角度,教师应当用真理去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同,课堂上的难点问题,也必须通过学理来解答。身为社会主义理论与正能量的传播者,思政教师应追求“身正”与“学高”的育人理念,为学为人表里如一,努力塑造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做让学生喜爱、认同的师之楷模。
        深度认同是认同的深层次表现,也是认同的较高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认同意义重大,实现也殊为不易。在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路径方面,思政教师可从打破常规授课风格与思维方式,丰富课堂模式与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深挖思想价值精华,切实惠及学生发展等三个角度入手,努力锤炼被学生深度认同的思政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