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陈志兰
[导读] 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重要意义在于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本文注意将这些意见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方案,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广西 梧州  543100
       
        【摘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任务的重要意义在于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本文注意将这些意见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方案,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养;素质教育
       
        要想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借助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思想道德,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个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实效。
        一、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帮助学生听出味道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语文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听觉。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扎实掌握怎样捕捉关键信息的技巧,从而精准把握教师讲话中的关键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应做好以下几点:1.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身语言的精准性与洗练性,还应重视对学生分析及应用语言信息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观点的能力。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学生都可用听力接收到丰富多样的信息,怎样倾听说话者的主要观点是一个重要问题。学生要想较为准确地抓住说话者的观点,就应该认真倾听,还应在仔细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才能筛选与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
        二、转变思想观念,践行“生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以生为本,以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展。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学”提供优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彻底转变。其次,转变传统语文教学枯燥的课堂形态,能够从生活着手,让丰富的生活元素融入语文课堂,增加语文的趣味性、生活性,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转变角色,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指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实现语言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有效培养。
        三、注重德育,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

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正直的品格和仁爱的胸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体现,教育者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人格。教育者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进行引导。
        例如在“人与环境”教学中,教育者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人与环境的共存关系,让学生了解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该部分内容能够产生一定的责任感,产生爱护环境意识。大自然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自我做起,净化自己周边的生活环境。教育者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环保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保护环境和保护小动物们的喜悦感。这样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就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四、语文教学要和实际生活相符合
        语文更多的是为生活而服务的,和生活不相符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十分无趣,学生不易学,教师不易教。伴随信息时代的来临,语文课堂应该更贴近生活,把教学和社会、家庭、科技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和价值观念、道德情怀等素养运用到日常中去,着重培养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游记类文章或者是写景类的课文时,可以拓展书本内容,在网络上去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让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对旅游的兴趣。接下来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外语文课程设置,让有条件的学生和家人一起去当地著名的风景区进行旅游,和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在舒适的环境中,学生心情无比放松,让自己和美丽的风景进行一次心灵上的对话。
        五、质疑问难,培养学生问题、创新意识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问难精神十分重要。然而,现行不少教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片面地认为课堂提问所涉及到的题目、问题越多,就越能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提问形式无异于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模式,往往贪多嚼不烂,降低了课堂提问内在的教学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课堂提问“量”与“质”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提问的数量不宜过少,但也不应偏多,要紧密结合教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理性设计问题,精心谋划,提升课堂提问的针对性。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学生认知冲突处设疑、提问,以此让学生直视问题、开动脑筋,深化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姗姗.试析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明日风尚,2019(03).
        [2]李爱明.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甘肃教育,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