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娄正君
[导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磐石市烟筒山镇第二小学校 吉林 吉林 13230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由于每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信息技术课开设的内容也不相同。
        小学信息技术课,因其特有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因信息技术教育特殊的教学环境及特别的学生群体,造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优化课堂环境,对成功开设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并总结出了应对策略。 
        一、课程地开设要考虑到硬件的支持
        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也不同,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学校的硬件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课就成了摆设。特别是现在的智能教育、机器人编程都无法开展。老得打字排版、电脑绘画又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时我们在选择开设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这样信息技术的课堂才不会浪费学生的青春。
       二、学生好动,课堂难以管理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一到机房,孩子们特别兴奋,低年级学生东摸西瞧,左顾右盼,对一切都很好奇;高年级学生,一到机房,先忙着检查能否上网,如果网络通畅,只顾浏览诸如明星、游戏等网站,而将课堂教学抛于脑后。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先行思想教育,然后再启动开机电源。在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我一般选择在教室内上前20分钟,剩余的时间再让学生到微机室去上课。几乎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是这样做的。新学生我要向学生讲清微机室上课的要求,如要求在微机室门口集体换上鞋套排队进入教室内,然后在自己固定的座位上双手背后坐好等待老师的指令。在此其间不可以推拉键盘和触碰鼠标,有问题举手,不可以随便说话。小组长监督管理自己小组的学生。等全体学生坐好,教室无声后,老师再喊上课。然后下达开机指令,这样上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上机时间短,间隔周期长,教学内容难巩固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有35台计算机,基本达到人均一台,一周只安排一课时,这样对于前一周的教学内容难以巩固,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为普遍,而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点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有效的上机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的前提。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以小组合作,以强带弱的方式进行应对。
       在开学初,以各种方式调查了解各班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情况,把学生分成优差两类。然后有目的进行座位排列,根据优差一桌,重新组合,兼顾小组平衡。优差搭配时,适当考虑自愿,并强化同学互助精神。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指导协助其他同学完成操作实践内容,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受到激励和帮助。不但使每位学生能够均衡发展,而且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多了一个小老师,辅导的及时性大为提高。当然,对各小组所提出的共同难点,整合后再进行必要的重点讲解,尽量将有限的教学及操作时间发挥到极致。这样一些语数外不好动手能力强的男同学就特别期盼上信息技术课。
       四、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精力易分散 
       虽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重在操作实践,但理论课的教学也不可缺失,指导纲要中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对比动手操作的内容就十分的枯燥,学生学习起来精力容易分散。有时老师讲起学生听得也是一知半解。    
       我在教学时,结合实际,理论知识生活化。我采用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方法,例如:讲授文件夹的作用和命名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使用本夹的作用和老师收本夹时为什么要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姓名。这样用类比的方法触类旁通,学生学习起来就简单多了。
        再如:在认识计算机教学时,我用人和计算机做比较,人的身体就好比计算机的硬件,人的思想就好比计算机的软。为了验证学生的理解情况,我又问“脑血病人”如果是计算机,那么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在软件还是硬件,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软件与硬件关系的讲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粗知拙见,仅供参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