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保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黄焕玉
[导读]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训练学生“双基”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其中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这块阵地,是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美化教育的理想途径。
        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龙岩小学  广西 来宾  546102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训练学生“双基”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其中对学生进行环境美的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这块阵地,是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美化教育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保教育;渗透
       
        一、抓住文本对学生渗透环保知识
        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体现在语文教材上。现在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其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按一定的比例渗透了环保教育因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一年级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四年级上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等,这些文章都有明确的环保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知识的教育。有些教学素材是隐性的,蕴含在课文中的环保内容有如地下的宝藏,有待于教师深入挖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深挖课文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围绕语文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恰当地选定环保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把环保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以丰富绿色教育内容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是融入环保教育的主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都时时刻刻谈“环保”,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
        课堂教学时,有些科普说明文容易渗透环境教育,因为它们本身富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例如:《动物过冬》讲的是动物有关的科学类知识。学习这课时,教师要一方面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任务,让学生找除了书上面介绍几种动物过冬之外还有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另一方面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人对动物的不当做法,如日本海边渔民捕鲸的报道,我国东北虎被无情地捕杀等等,唤起学生心里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懂得人与动物在自然界里和谐和处,生态才会平衡,世界才会更美。
        三、在写作指导中渗透环保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环保记事本,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等日常生活小事。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进而又渐渐培养和形成种种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
        其次,每当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活动内容记下来。倘在活动之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四、在口语交际中渗透环保教育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而现实生活中有关环保的话题相当多,如“做贺卡”,可先按课文内容让学生们掌握做贺卡的知识。然后,将传统的贺卡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大量的贺卡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发送贺卡,而是用电子邮件或电话来表达自己的亲情和友情。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语文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装着环境教育这一理念,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断挖掘语文素材,不断找准渗透点,一定能让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使小学语文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
        五、在课外延伸中渗透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不是封闭的教育,其教育过程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感悟知识、形成观念的动态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保持学科固有特点的同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中自由地吸吮“绿色乳汁”。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强化意识。如:1.开展环保专题讲座。2.以每年一度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3月12日”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3.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4.组织学生到附近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5.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6.让学生走上街头,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总之,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只有教师从思想上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更多、更好地开展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