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地理实践力我们在路上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新纪实》2019年第12期   作者:何慧芳
[导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它是一种行动意识和能力,是行动中表现的行为品质。通过考察学生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内容,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情境的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地质以及地貌中对一些更抽象的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地理环境当中,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地理野外考察
         一、 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形成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对各种区域的清晰认知和地理学科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它是一种行动意识和能力,是行动中表现的行为品质,是一种应对复杂世界的独立生存本领地理实践力包换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地理是简历的技能和方法;二是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负责人的公民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并有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对野外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描述,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在户外考察、社会调研等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和个人能力,综合体现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二、野外考察基地的选址
        根据高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高二文科班的地理实践活动地址选择在万山万山汞矿遗址。万山汞矿遗址位于贵州省万山特区万山镇土坪村该遗址作为中国汞矿开采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万山素有中国“汞都”之称;在唐代时即以“光明丹砂”为皇室贡品,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万山汞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尤其作为偿还前苏联债务的主要物资,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是研究中国汞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山汞矿遗址由于开发时间早,开发量大,资源已经枯竭,往日繁华的小镇已经走向衰落,2007年被国家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根据该地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本次活动的考察内容分为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资源开发对城市的影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思考。
         三、实践活动过程
        2019年11月23日,我校地理组何慧芳老师和胡国锋老师组织了高二(36班)和(40班)的同学进行了万山地质公园的野外考察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考察活动在学生观看万山朱砂古镇的记录篇中拉开序幕,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们了解了万山朱砂的形成过程 ;朱砂的作用;万山朱砂的开发历史。
         
                                  (上图为学生观看纪录片)
         第二站进入矿洞感受当年矿工工作的场景,洞内上下分为几层,层层叠叠长达970公里的地下坑道,堪称地下长城,规模宏大、世界罕见!如果不熟悉在洞里面会迷路。由于人类对汞矿的开发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
          
                                          (上图为学生在矿洞漫步)
        矿洞区地质地貌复杂,走出矿洞地势险要,站在玻璃栈道上,教会学生们认识地形、地貌,俯瞰对面山脊和山谷,曾经这里被矿渣所占据,今天却绿色依旧,这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
           
                          (上图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矿区地貌)
        第三站感受矿工生活的场景随着汞矿的开发,这里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曾经为铜仁市的经济特区,但是当同学们走在昔日的三角岩,往日的繁华已不再,学生们能感受矿盛城兴矿枯城衰。不得不说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图为学生和老师在矿洞出口和曾经的工人生活区门口的合影)
        四、地理野外考察的意义
        通过考察学生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内容,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情境的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地质以及地貌中对一些更抽象的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地理环境当中,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通过实地的调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了单元地理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突破,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的是从教材上的获取。扩展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当前的地理环境,使学生融入自然,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这样可以对学生树立科学的理念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行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在活动中学生们相互协作互相交流,增进了解建立了友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关注身边的地理,增强学生地理实践力与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不断探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