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镇共生体探讨田螺山小镇的村庄规划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张亚芬
[导读] 探讨了小镇的开发过程中与周边村庄的融合问题,深度剖析了东施岙村(周边村庄)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城镇和乡村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有机体,只有两者共同健康持续的发展,并且彼此支撑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的融合共生发展,因此推进城乡的融合共生发展也是破解城乡二元问题、同时释放乡村的活力、发挥乡村的独特优势。本文选取余姚田螺山小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镇的开发过程中与周边村庄的融合问题,深度剖析了东施岙村(周边村庄)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村镇共生体;乡村活力

1引言
乡村振兴是我国重大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是转变城乡发展关系的创新措施。在新时代的今天,契合了城市与乡村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新趋势,并且弥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发展短板,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情况,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正确的方向、明确科学的重点、提供可实施的逻辑框架。
田螺山小镇位于东南名邑,文献之邦、心学圣地、诗书之乡余姚市,姚江流域和宁波1小时圈内、杭甬发展的主轴线,外部发展形势未来可期。并且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及文脉特质,位于有“小桃源”之称的五磊山风景区范畴,周边还有五龙潭、慈城、九龙湖、鸣鹤古镇等景区。临近基地的田螺山遗址是宁绍平原区域最早的人类栖居地,更是现今河姆渡文化保存最完整的遗址,蕴含着民族长河的摇篮、人文长卷的序篇极大的历史意义。项目总框地范围为1261亩,其中开发建设用地1126亩。基地内部有一定的道路基础,水系多为农田灌溉水渠,分散到基地的各个部分,农田视野相对开阔,其中基本农田约有422亩,有一个自然村(东施岙村)位于基地东侧,村中现有85户,216人。
基于良好外部发展形势、山水田园村庄多样的本底资源条件以及田螺山历史文化深厚的底蕴,基地未来将成为人文启点、栖居桃源的美好生活理想之地。以山水田园为载体,传承项目深蕴的宜居文脉特质,配备完善的健康生活服务体系,兼以三农振兴和人文教育为亮点,打造全龄学养小镇。而三农振兴将作为项目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东施岙村与小镇的建设同步,杜绝出现面子工程,扎扎实实的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逐一解决,未来小镇将建设成兼具城市生活精华与乡村人情温暖的社区家园、共生型乡村振兴的样板以及区域农业整体升级的典范。

2东施岙村三农问题的现状摸查
2.1 农民
村里原住民85户,共216人。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22人,占比10%;19-49岁82人占比38%,50岁以上老年人112人占比52%,(其中85岁以上老人4人);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的共191人,参加新农保共22人;无保户共3人;农村医疗保险全村参保率100%;60岁以上退休老人每月社保养老金可领取1800-2300元左右。村里有3家低保户,每月领取政府生活补贴1000元。目前常住村民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并在城里买房,村里平常很难见到一个儿童。
从人口结构、社保情况、医疗保障、职业构成、子女教育可以看出,村里老龄化严重,仍然存在社保未覆盖人口,收入以务农为主,如上山采摘杨梅,种植农田、果林等农业劳作,就医以乡镇医院为主,超过一半受访家庭,老人存在慢性疾病,区域内无综合性医院,以卫生院为主,医疗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村民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超过45%的村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去宁波市上学。







2.2农村
村庄建筑质量参差不齐,有四处新建洋房,由于村民自建房的新建及扩建,却未考虑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村庄内缺少村民活动广场。目前排污主要以化粪池及地表层渗透排放,对于卫生环保问题,村民也希望乡村环境得到提升和改善。

2.3农业
基本农田共为422亩、一般农田共为354亩、林地约1300亩、园地47亩,农田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蔬菜水果占比少。农田采样中,政府征收占比最高达到40%,平均每亩征收费用为2万元左右,村民普遍感觉价格较低,转租给种植大户以及自种农田的面积共计达到54%,超过一半的村民每年依靠农田的收入仅为2万以下水平。果林以杨梅种植为主,毛竹占比少,超过50%的果农收益在2万以下。整体农田、果林种植的收益较低,无法满足村民的生活保障需求。
3村民保障是村镇融合发展的关键
3.1就业的保障
村民的收入包含出租土地、自主创业、工资收入等,本项目可为村民提供多种类型的就业岗位。田螺山小镇中心可为村民提供20-30个就业岗位,包含商铺经营、商业服务、小镇后勤等;乡村由于植入民宿、餐饮、娱乐等多种产业可产生相应就业岗位,按照100平方米安排一个员工来计算,约有30人,包含民宿经营、餐饮经营、休闲经营等;农业升级后,按照每10亩地一个员工来计算,共有农田约400-500亩,共需要40-50个员工。综上,本项目为乡村从业人员新增就业岗位估算:90-110人,而东施岙村适龄乡村从业人员约有120人(适龄从业人员年龄为22-60岁,占比约56%),就业覆盖率达90%。
3.2养老的保障
因存在社保未覆盖人口,以及约10%的村民养老金较低,考虑与政府合理提高原住民的收入和保障机制。依据《宁波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2014.5.14),养老金待遇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金。目前东施岙村有22人参加新农保,3人无保,因此对于这25人,企业将补贴养老保险金。经测算,村民年缴纳档次需达到2000元/年,交满15年,养老金领取可达低保标准。其次考虑到目前养老金较低的现状, 针对22位70岁以上的村民给与每月相应生活补助。
3.3医疗的保障
小镇未来将规划社区门诊、国医养生馆、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师,从宜居环境到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多维度的健康,硬件到软件的升级,配套设施到网络自治管理的升级,小镇将构建的全新健康观带向东施岙村,让村民与小镇居民共同享受健康自治社区,学院式养老致力于以健康管理为基础,构建学院式的组织运营模式,践行“医食住行、颐乐学为、怡康养护”的服务体系,提高并改善长者的生活品质,共建创新型健康自治社区,助力长者实现“安全、健康、快乐、幸福、长寿”的理想退休生活。


3.4教育的保障
针对入学儿童及青少年,小镇将建设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村民提供相应的入学名额。针对就业中青年,本项目将在设置农夫课堂及耕心学院,为村民提供各种技能的培训及兴趣学社。

4村镇共生体是城乡人居业融合的高级形态
4.1消融——边界的融合
让农田与村落有机融合,打开村庄内的围墙设施,将农田的生态脉络与村落的建筑相融合,达到推门见绿,推窗见田的景观效果,营造人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田园乡村。让村庄与小镇有机融合,乡村孕育了城市的发展,支撑了城镇化的进程,通过道路与的互通、基础设施的互通、产业的互通、人员的互通等方式,实现村镇边界的逐步消融。


4.2伸展——基础的升级
交通方面,将村道与主路相连接,村内的交通系统成环成网,保证一辆车的通行,保留与小镇连接的通道,保证村庄与小镇无障碍的通行。基础设施方面,农村生活的污水排放量大,必须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雨污排水官网及防洪体系,依据生态学原理,以以12m和30m作为带状缓冲区阈值,结合实际需求设计12-30m动态的生态缓冲带,其次按照50米的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在村庄入口空地处设置公厕,优化基础设施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建筑风貌的方面,保持传统村落建筑风格,统一风貌。保留建筑原则:质量较好的建筑,并且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更新建筑原则:质量尚好的建筑,但风貌及外观与村庄整体环境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
4.3乡韵——功能的植入
植入多样的功能,打造多元复合的活力乡村,利用空置闲置的村宅,通过自营及租赁的方式,开展各种产业服务,包含特色餐饮(居野酒家、瓦舍咖啡)、主题住宿(乡村民宿、精品农庄)、文化休闲(村史馆、手工作坊、农具展示)、村民互动(农夫课堂、家庭工场、乡村嘉年华)。基于农耕文化,拟建以古稻米为特色的稻米博物馆、以黄金芽茶叶为特色的茶馆(花茶雅集)、改造村宅作为以东施岙村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村史馆。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提升村民收入,也将将小镇的部分游客引入村庄,激活人气。


4.4共生——村镇的共生
通过村庄与小镇的联动发展进行服务功能的互补,如小镇的酒店、精品餐厅与乡村的民宿、居野酒家形成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互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及多重体验。融合小镇规划的三条主题游线:分别为人文教育主题游线、户外研学主题游线、健康养生主题游线,三条游线共同依托田园及村庄作为活动载体。小镇为村民提供一定名额的就业岗位,乡村及田园又能吸引都市游客的到来,实现了小镇与村庄人员层面的互相流通和融合。通过以上措施将东施岙村联合小镇共同打造村镇共生体。
5 农业高效化转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动力
5.1有机农业
乡村产业以当地村民种植、采摘等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所带来的附加值偏低,无法保障农民的收入,而采取创新型模式的有机农业,联合农民 、企业以及其他组织机构,构建高效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参与有机农业的各个组织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有机农业生产中不提倡使用各类化学农药,需要在病虫的防治、种植及养殖方法等技术层面进行适当的突破。
小镇框地范围内有422亩基本农田及354亩一般农田,本项目通过建构有机化的现代复合高效农园,盘活农业资源,引导企业及其他中介平台联合参与。未来将利用部分农田打造市民农园,引入市区支持农业。在农场提供业主一块20-30平米土地的市民农园,并可在土地上耕种农作物,企业对其提供相应的农业支持服务。
其次将打造水稻示范基地,发展复合型种养殖业,主要特征为稻、虾共生,实现生态化种养循环,构建生态食物链,实现高效生态养殖。通过完善虾养殖技术,首先锁定虾和水稻最优的配比技术,需选择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的稻田来养殖;其次,在养殖之前,需提前对稻田环境进行消毒,保证虾苗的健康生长。虾可食用稻田中的微生物,减少虾的饲料成本,同时虾的排泄物又可以当作稻田的肥料,大大降低了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善了整体的生态环境。
5.2景观农业
“景观农业”给传统的城市景观空间赋予了生产的功能,传承延续已久的农耕文化,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及生活品质,并且加强了村庄景观的多重体验性。企业及政府应逐步引导村民从常规农业种植转向景观农业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景观农业,着力打造田园景色,构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
依托基地黄金茶、杨梅等农业特色,结合基地北部谷地地形,打造茶溪谷、杨梅谷及百草园,特色农业与景观农业相结合。黄金芽茶叶发现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的三七市镇,在余姚的相关部门及浙江大学相关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先后系统完成了繁育特性、应用领域、产业化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利用此特征,设置茶溪谷,种植黄金芽茶。杨梅作为余姚传统名产,人工栽培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并且基地有大量杨梅种植,因此设置杨梅谷,种植杨梅,并形成特色景观。此外,小镇中心已规划国医养生馆,因此设置百草园,可为中医做前端的延伸,为国医养生馆的提供中药材。


6 结论与建议
乡村从衰败到兴盛的发展态势应当取决于乡村自身的治病强身,同时顺应时代的转型发展。基于东施岙村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导向的乡村振兴战略,应当立足于根治一系列“乡村病”、夯实村庄基础,优化村庄风貌,提升农村产业,帮助村民乐业。应当遵循治病、转型、发展的顺序规律。田螺山小镇与东施岙村的关系也应当呈现由城乡的二元分隔转向城乡融合、共生、协调、一体的发展形势。构筑村镇共生体,创建城乡融合体。村庄是实施振兴战略的基础、居业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让进城务工的村民、留村的农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基本的振兴要点。通过优化村庄的空间组织、提升村镇的产业功能、融合城乡地域共生发展等实施途径,真正实现东施岙村的“乡村美、农民富、农业强”,实现“乡村让城市更美好”的理想愿景。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严镔,王艳飞.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J],经济地理,2016,1
[2] 张富刚,刘彦随.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8,1-2
[3] 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2
[4] 王秋萍.新农村场地建设竖向规划及其方案评价[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6-7
[5] 贺兵.生态养殖大规格大闸蟹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15,10
[6] 宋新平.新兴有机农业模式探索[J],世界农业,2013,10
[7] 丁长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12,10
[8] 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J],城市问题, 2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