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剖析高长贞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高长贞
[导读] 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众多的优势,如施工工艺成 熟,养护成本较低等等,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摘要】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众多的优势,如施工工艺成 熟,养护成本较低等等,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破坏,这就需要重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与养护。本文先围绕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阐述,然后就其所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养护对策。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养护建议
        前言
        道路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多的优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工程之中。但是,在许多路面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裂缝、车辙以及坑槽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文主要围绕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 发生的成因以及养护对策进行探究。
        一、关于沥青路面中较为常见的病害阐述
        1.1 裂缝
        在沥青路面中,裂缝的出现比较常见,其主要分为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前者主要是指裂缝与道路行车方向垂直,根据行车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荷载型的,另一类则是荷载型的裂缝。其中,荷载性的裂缝主要是因为过往车辆超载所导致的。至于非荷载型的裂缝,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层反射裂缝,这种裂缝受温度与荷载的双重影响而产生;另一种为沥青面层缩裂,主要是低温产生。至于纵向裂缝,指的是与道路行车方向平行的裂缝,这种裂缝与施工不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2 坑槽
        在沥青路面中,坑槽是较为常见的病害,其之所以会存在,乃是因为路面基层厚度不够所导致的,或者是因为沥青材料的粘结性所造成的。尤其是沥青路面存在着碾压不实的情况,就会导致路面与基层难以有效粘接,这样就会使得路面出现坑槽。
        二、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存在着问题
        在沥青路面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忽视了对地域环境的考虑,就会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预计城市发展,使得城市的交通量增长,这样设计人员在沥青路面的设计中就会出现厚度或者强度不足的问题,使得路面与城市的发展需求不符合。
        而在道路施工中,施工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路面的病害出现。其中,在路面施工中,沥青离析是较为常见的一个质量问题。当出现沥青离析之后,就会使路面的施工质量受到损害,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混合配比不够均匀。在路面经受过往车辆的反复碾压之下,路面就会出现车辙,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会导致路面的塌陷,这样便会对过往车辆的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2.2 路面硬化
        沥青路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就有可能出现路面硬化的情况。因为从沥青混凝土自身来看,其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在一段时期的使用后,道路路面便会自然硬化。然而,之所以出现硬化,与施工单位的施工不合格有着一定的关联。在施工过程中,沥青与混凝土的配比出下了偏差。当路面出现硬化之后,就会出现纵向移位,最后使路面出现陷落或者膨胀的现象,进而 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威胁 [2]。
        2.3 水侵蚀
        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空气之中,受到自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路面出现病害的一大原因。在雨季,若市政道路的排水能力较差,就会使大量的雨水积留在沥青路面,这样就会使积水下渗到基层顶面。随后,在过往车辆的作用下,便会出现水压力,这个压力便会导致沥青与混合料之间出现分离,会导致沥青混凝土出现松动。

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当出现积水之后,这些积水便会在夜晚形成冰晶,而在白天,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这些积水又会变成液态,这种固液态的交替就会使材料的粘结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会导致沥青路面变得更加的松软,导致路面开裂。
        三、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策略分析
        3.1 加强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要想防治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则需要相关单位加强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通过预防性的养护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在路面尚未出现结构性的破坏时,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提升路面的质量。现如今,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较为常用的预防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稀浆封层、(2)雾封层等等。所谓稀浆封层,指的是在沥青路面上,将科学配比的泥浆摊铺于其中,在硬化之后,便会形成保护路面的结构。至于雾封层,则是需要用到特制路面保护剂,将该保护剂喷洒在沥青路面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路面的老化。
        3.2 路面的修复、翻修
        在对沥青路面病害进行防治时,可以采用路面修复的方法,也即是对于沥青路面中所出现的局部轻微的部位进行养护,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车辙填补、(2)坑槽修补等等。其技术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喷射式、(2)挖补式等等。挖补式这种技术主要是先将病害沥青路面开槽成型,在开槽完成之后,再对病害的边缘进行切割,将其切割为阶梯形状,最后再将沥青混合料投入其中。该方法既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缺点便是这种方法的施工较为繁琐,会影响交通的恢复;而优点则是可以彻底清除病害 [3]。至于喷射式,其主要是采用高压喷射,以期将乳化沥青与骨料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然后将其均匀地喷洒于路面的坑槽之中,该施工方法具有众多的优点,如粘结性较强、交通的恢复更加快速等等。
        如果沥青路面的病害较为严重,比如说出现了大面积的病害时,那么施工单位需要对路面进行翻修。常见的翻修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铣刨重铺、(2)路面再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对病害路面进行翻挖、破碎,然后将稳定剂加入其中,经过搅拌之后将其用于道路基层。若路面遭到了结构性的破坏,那么施工单位需要对基层进行重建。除了喷射式与挖补式的方法,还可以采用热烘式的修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加热技术,将原有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喷洒乳化沥青,以实现新旧料的更好融合。
        3.3 重视对路面的养护
        在路面进行养护之时,施工单位需要对路面裂缝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若路面出现了较多的裂缝,则应当对其进行彻底的修复,以防止路面渗水进而对路面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施工单位要重视对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因为如果路面的排水较差,就会导致各种病害的出现。若发现路面出现裂缝时,施工单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灌封。在路面的运行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养护,要及时发现问题,以保证路面的质量。
        结语
        综上,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较为重要,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如今,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较为常见,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影响了过往车辆的出行。因此,要加强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要对根据沥青路面的实际情况决定是进行修复还是进行翻修或者重建。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重视对路面的养护。如此,沥青路面的通行能力才会得到提升,才能够保证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永林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养护建议 [J]. 山西建筑 ,2017,4336:121-122.
        [2] 安永华 .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建议探 讨 [J]. 建材与装饰 ,2018,28:258-259.
        [3] 令博恒 , 汤亚雄 .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 护建议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18,15: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