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行业,其中道路桥梁工程占据了建筑行业的重要位置。近年来,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就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道路桥梁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一、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道路桥梁工程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其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所以加强研究和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属于道路桥梁施工中一项重要内容,其应用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将对工程项目进度带来直接影响,还影响着道路桥梁产品自身的安全性。为此,要加强控制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工程项目上的质量缺陷以及安全问题。
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
1、单一性
在整个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来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点。道路桥梁工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施工与设计,并且这两部分都是单独来进行。因不同的实际需求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所以很难出现两个相同的道路或相同的桥梁,体现出单一性。
2、复杂性
道路桥梁工程涉及广泛的专业,不单指土木工程方面。从施工设计层面看,应将其结合着工程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工程等方面,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合作。在这一情况下,实际施工中就有多样的施工队随之出现,在不同领域开展施工工作,有诸多问题容易出现。其中部分工作的进行中要注意其先后顺序,协调不好工序就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损害。为了能更好的完成项目,施工中要求每个领域的人必须有责任心。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协调工程组织既复杂,也很重要,要想获取好的收益就 一定要做到精诚团结。
三、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内容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一个步骤,要求施工人员预防出现混凝土裂缝,使混凝土的均匀性得以保证。不仅如此,施工人员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将实际施工情况作为依据,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选用了分层浇筑方式,则注意必须将使用方法在浇筑时控制其分层厚度在标准的范围内。如果分层浇筑时对间隔时间没有很好的把握,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比已经超出其时长,就易出现混凝土裂缝,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影响到抗 渗透能力、抗剪能力。所以,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需要对中间的间隔时间做出严格的把控,确保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薄弱点得到明显的改善,促使混凝土产生匀称的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即建筑的连贯性,如果道路桥梁施工中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导致破坏了道路桥梁的连贯 ,并且对比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停滞时间比其更长一些,那么施工中就有必要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裂缝做出相应的预留,还要针对该问题制定出与之相应的预防措施。施工中一旦遇到阴雨天,那么混凝土的保温防水工作就将成为施工人员的首要工作,以此保证不破坏到混凝土的质量。总之,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这与施工项目的进度息息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抗拉力问题
普通的混凝土主要是拌合水泥、碎石或卵石、水和砂,硬化过后所形成的一种人造材料。
在混凝土中,砂石发挥出骨架作用,并对水泥的收缩进行了有效抑制;水和水泥搅拌后形成水泥浆,对粗细骨料表面进行包裹,而且还将骨料间的空隙填充满。水泥浆体硬化前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是良好的,硬化后与骨料胶结在一起,最后所形成的整体是坚强的,达到了使用要求。然而,作为易脆性的材料,水泥、砂石、石子都不具备较强的抗拉力,还有较低的凝聚力,一旦混凝土在受拉或受弯的情况下,在很小的拉应力下将会有开裂的现象发生。比如,出现预应力钢筋偏移时,会导致降低路面腹板抗剪能力,就此出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2、荷载过大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要承担较大的交通荷载压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如果不到位,那么在较大荷载的影响下,混凝土会有裂缝产生。因为环境出现变化或者是加大了车辆重量荷载等问题的存在,还会使道路桥梁施工中一些小问题向大损伤演变,如果修复的不够及时,那么坍塌、断裂等现象必然会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上,对交通运输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要保证道桥工程正常进行,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一步加强管理,也要重视起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3、温度变化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质量主要是受裂缝问题影响,产生裂缝的关键就在于:混凝土浇筑中,有着较高的混凝土泥浆的内部温度,完成路面拆模后,开始急剧降低了外面泥浆的温度,所以出现较大的内外温差,裂缝也就在混凝土表面膨胀应力的作用下开始出现。混凝土基于气温变化的影响下,热胀冷缩的现象很容易产生,最终结果就是出现道路或桥梁变形的问题。
五、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1、模板施工水平应该不断提高
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模板施工,施工单位为了模板施工水平得到提高,就要采取有效对策。一是按照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出模板,同时要保证设计模板既平整又有硬度,方便安装和拆卸;二是重视所选择的模板材料,选用的模板应该是外表光滑且具有良好平整性的,模板材料的抗腐蚀性、吸水性等也是要考虑的因素,由于施工涉及到不同的地质条件,所以选用的模板类型也不同,注意在使用钢模板时要进行打磨抛光;三是对操作细节要加强注意,比如,固定模板螺栓环节,要尽可能的降低破坏混凝土表面的程度,使模板更为牢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强管理混凝土浇筑过程
一是混凝土浇筑中不得将别的材料掺入到拌合好的混凝土中, 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产生;二是对混凝土浇筑时间应该准确的把握,浇筑是在上下层凝固前进行的,促使上下层充分的融合起来,这样就不会出现浇筑后的横向分层现象;三是认真处理好施工缝,按照施工方案来设置施工缝,保证后期路面有最佳的平整度。
3、重视混凝土凝固所需的实际温度
水化作用是混凝土硬化、凝固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冬季,天气温度还会对混凝土凝固、硬化所需的时间带来影响。一般来说,开始浇筑前,要对所需模具进行热处理工作。浇筑进行后,对温度进行控制,可以保持在 6℃以上。如果情况较为特殊,还可以进行及时调整,浇筑工作如果是在稀薄的截面上进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 10℃以上。总之,处理好温度问题,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楠 . 对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J]. 交通世界,2018(14).
[2] 董艳峰 . 论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J]. 山 东工业技术,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