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慈平
[导读]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EPC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很有必要,随着EPC总承包运作模式进一步推进,有更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为EPC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以及实践者,承包人应重视项目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安排专业化团队对整个项目建设实施进行全面的管控和执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EPC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引言
        近年来,EPC总承包模式逐渐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EPC总承包模式在项目成本控制、建设周期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相对于传统模式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有效保障了施工总承包商每个环节衔接流畅,内部部门之间统一协调,避免工作的重复,其节点工期得到有效保证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已获取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层面的认可。该模式存在总承包方管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等特点,本文将从多方面出发,分析研究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并予以优化建议。
        1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优点
        1.1主导作用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保障了设计、采购及施工方面有效进行衔接,避免三者之间脱节;其设计环节也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不断优化,减少设计变更,缩短工期,减少业主方协调的工作量和管理人员投入。
        1.2投资控制
        EPC项目通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工期要求,标准质量验收等,可有效控制项目实施各个环节。由于采取总价合同,总价及工期有较大的确定性,业主方无需在后期承担的追加、索赔及变更费用,风险均由EPC总承包方承担。
        1.3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多年建筑工程改革创新,建筑业的模式和功能逐渐多样化,设计技术也趋向于复杂化和系统化,因此设计和施工开始逐渐成为独立的专业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如工期延误、设计频繁变更以及责任推卸不清等,给建筑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近年来,有关部委陆续推出多项支持政策,倡导工程建设项目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有实力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发展行业的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
        2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应用注意事项
        2.1充分体现设计的作用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和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更应注重设计的主导作用。这种模式下的设计风险并不是由业主承担,是由总承包商承担的。因此,总承包商既要理解相关法律规范,也要对充分的了解业主的要求,这样对后期成本的控制会有所帮助。
        2.2重视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
        采购环节可以说是整体管理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总承包的价款中占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而且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等存在很大差异,需格外重视。首先,将采购管理和设计管理进行一定的融合,设计和采购可以同歩进行,这可以对成本以及工期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投标阶段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提前对一些设备材料等进行相应的询价工作,这样既能避免投标时的漏项,也能对投入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对采购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在资金支付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
        2.3对风险进行合理控制
        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控制,可能会使整体的项目增加一定风险,导致项目预期的目标无法按期完成。其次,EPC总承包模式也称为“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工期等承担责任,需进行合理的控制。
        2.4 EPC管理模式下专业人才储备
        工程现场要具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由于现在多数企业普遍存在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的状况,建造师与设计师知识单一,不够全面,均会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3 EPC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设计问题
        各专业在施工之前存在沟通不顺畅、配合不好等现象,容易出现返工情况。

在图纸设计中把关不到位,未认真检查各专业图纸等情况,将导致返工和重新设计施工,极其浪费时间。在设计过程中,若未考虑各种建筑材料所存在的性能差异性,也将给施工带来困扰。
        3.2 EPC 模式下的组织协调及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EPC 模式下的总承包单位不仅需要对施工负责,还需要对设计及采购负责。这就对项目的核心管理团队、技术团队有较高的配置要求,多部门协调、多专业交叉、多环节匹配、供应链延伸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和问题。
        3.3采购问题
        对于暂无法确定价格的材料,各管理方存在的分歧意见较大。其次,在施工现场的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之前,总承包方将施工中暂无法确定价格的材料交给业主方,由业主方对暂无法确定价格的材料进行询价,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在确定价格的过程中产生的争议较大,严重影响工期时长。受地域性因素影响,有时还会出现材料供不应求,材料价格不受控制的情况,为采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建筑工程中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4.1建立科学的EPC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从工程管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合约管理、人力资源、综合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EPC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增加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打造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运转效率和执行能力。
        4.2加强措施管理,保证工期建设
        项目初期工程管理部门汇总相关意见对施工总进度表进行编制,设计人员在完成初步设计的图纸后,对接商务合约部,商讨关于材料的采购等事宜,同时工程管理部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图纸深化,各方进行高效的交叉工作,有效保证工期。
        4.3加强采购管理,提高采购效率
        采购部门应与设计、生产部门进行对接,工程前期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材料清单进行材料设备供应商储备;在项目实施阶阶段应根据企业提供的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提前进行物资采购,对物资采购情况进行跟踪控制,确保物资能够提前供应,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工期。物资采购、设计、施工生产、技术的完美衔接是工程顺利展开的基础与保障。采购部门应主动与施工生产部门进行对接,提前拟定物资采购计划、进场时间等内容,施工生产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物资部门,做好信息反馈和入场验收等工作,确保材料设备的及时交付。
        4.4加强EPC模式下的风险识别与管控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本质是设计、采购与施工的整合。EPC工程总承包企业不但要建立适合的组织结构,更要增强自身的管理实力,要确保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包括:建立能够满足工程总承包业务要求的人力资源,具有强大的施工图纸设计能力,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强大的工程总承包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完善的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要捋顺公司与外部及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程序,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保证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要有完善的采购建设材料、设备的组织能力和渠道等。现阶段,工程总承包企业应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工程总承包管理和设计经验,培养合格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4.5 EPC模式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互联互通
        设计与施工作为EPC项目的重要组成单元,其本质目的是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通过设计与施工板块的互联互通,实现各专业之间的无缝衔接。EP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实施的模式,通过设计前置、施工反馈、协同实施的机制,有效实现了设计与施工的互联互通,克服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障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方面做出良好的实操案例。
        结束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整合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以及采购等多个项目,保证了各项任务之间的协调发展,显著提升了管理效果、工程质量,缩短了工程工期。除此之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仅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工期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大的大型项目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武菲菲,鲁航线.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运作模式及其适用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65-66.
        [2]吴义应.EPC总承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王祖权.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征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1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