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水型社会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同时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节水,这样不仅能够防止水资源浪费情况的滋生,同时还能确保水资源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绿色建筑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程载体,在施工过程中更要针对给排水环节进行有效的节水处理,但是当前多数绿色建筑工程中的节水工作执行效率较低,因此本文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的节水策略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强化绿色建筑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策略
1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
1.1避免给水系统超压出流
如果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力超过流出水头,就会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这种现象被称为给水系统超压出流。为达成节水的目标,需要采取措施对超压出流现象进行规避。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此问题难被根治。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水量的浪费较为隐形,普通人无法通过肉眼感知到水资源的浪费。统计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水龙头,其实际出流量与额定流量存在明显的偏差,由于超压出流现象的存在,水龙头的出流量甚至达到其额定流量的三倍以上。由此可见,超压出流现象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为避免超压,应合理进行给水分区,按照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且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以有效避免超压出流。另外,合理设置减压阀也能避免因超压出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1.2热水干管的循环浪费
我国的热水供应的系统之中,也存在着十分浪费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指当热水系统打开后,水温并没有达到使用温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放掉其中的水,等到水温满足自己的使用要求后再使用,这时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冬季,长期使用将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1.3相关器具节水能力较低
为提升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性能,还要配备相应的节水卫生器具,这样才能从软件环节与硬件环节分别开展有效的节水策略,但是根据当前部分绿色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能够看出,并没有采用科学的节水卫生器具,这样便会导致给排水系统运行中造成无法避免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不利于我国水资源节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绿色建筑理念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绿色给排水系统,还要对各类节水器具进行优化革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节水效果。然而,多数建筑单位在选择节水材料时只重视价格,而没有考虑材料与器具的综合品质,这样也会导致给排水施工材料无法起到预期的节水效果。
1.4未搭配合理的水资源回收系统
绿色建筑施工在处理给排水设计时,还要针对系统搭配相应的回收系统,这样能够对排水运行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能够重新得以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还能够强化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但是,多数绿色建筑均为配备合理的水资源回收系统,还有部分绿色建筑虽然配备的水资源回收系统时,然而在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进行修理,这样也会导致水资源循环回收装置形同虚设,进而降低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节水质量。
2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的节水策略
2.1优化完善给排水管道设计技术
为积极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绿色建筑需要优化完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技术,从本质环节上针对给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节水作用。由于良好的给排水管道设计能够大幅度避免水资源损耗与渗透问题,同时还能够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水压进行合理优化,这样也能够提升给排水系统中各部件的应用效率。此外,在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还要融入防腐蚀技术,并且选择综合品质良好的材料进行施工,进而合理提升给排水系统的节水性能。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还要充分利用太阳能系统与相关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且可再生资源,太阳能不仅取之不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污染,这也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将给排水系统与太阳能热水装置将结合,还不能减少建筑相应的电能损耗。
2.2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设计
中水大多来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将其通过有效的处理,使水质达到规定标准后(非饮用水),可用于市政、环境、生活等方面。通过详细计算可知商业楼生活废水约占排水量的80%左右,办公楼生活废水约占排水量的40%~50%左右,若将这些中水回收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水率,同时也能减少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在建筑中均设计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利用污废分流系统的废水管网将建筑各楼层的优质废水(如淋浴水、盥洗水、冷凝水、洗衣机水等)收集到设备层,设备层设置有中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使其达到回收水质要求后,将其用于冲厕所、绿化灌溉、洗车等方面。
2.3热水系统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热水系统的供应是要依靠锅炉和热水器来实现水温的上升,但这两种方式在达到温度上升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能源的损耗,这些能源包括点、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温度的上升是通过对这些能源的损耗而实现的,但这些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的,不能进行二次的回收利用,在损耗的过程中,不但使能源得到损耗,还会增加碳排放量,对于环境空气也是一种污染,是一种十分不利于节能方式的表现。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的能源也在不断被开发出来,其中尤其以太阳能热水器为典范,利用太阳能实现能源的转化,不仅提高了制热的速度,还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更方便人们操作和后期的维护,利用率十分高。
2.4推广节水型器具
根据节水设计标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中采用的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应根据使用对象、设置场所、建筑标准等因素确定,且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规定。
以淋浴喷头为例,我们日常使用的淋浴喷头多为普通喷头,其喷水量为每分钟20L,而节能型喷头则为9L/min左右,节省了52%以上的水量。由此可见,建筑节水效果与器具的选用存在密切关联,建议选择用水器具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对器具的节水能力进行强调,尽量选择节水型器具。
目前,国家对于节水型器具的推广十分重视,6L水箱节水型坐便器就是典型的节水器具,其推广受到了国家的支持。此外,公共建筑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均采用感应式冲洗阀,营业性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恒温混合阀、脚踏开关,学生宿舍、工矿企业等公共浴室采用刷卡用水,家用型洗脸盆、洗涤盆采用陶瓷片等密封耐用、性能优良的水嘴,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节水效果。
2.5设计合理的给排水循环系统
为减少热水系统无效冷水的浪费情况,绿色建筑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热水循环方式,当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干管循环方式与干管立管结合方式,采用干管方式可以强化给排水系统的循环效率,然而根据相关的工程验证结果可以看出,干管循环方式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因此为保证生活热水系统的经济适用性,在设计环节可以将立管与干相结合,这样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节水效果,同时可以增强给排水系统与太阳能系统的融合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虽然多,但是人均占有率比国际平均水平要低许多,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节约水资源,这是重要任务,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需要社会各界,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设计出节能节水的建筑给排水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建.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26):182-183.
[2]邵国芳.刍议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