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防范施工时的不当之处,造成建筑工程渗漏问题,所以要全方位的掌握工程渗漏的原因,对于防渗漏技术合理的运用,提高施工建设的水平,保证建筑施工防渗漏机率的降低。延长建筑自身的使用寿命,采取科学的防渗漏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房屋建设,为住房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领。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防渗漏过程是我国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施工项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内容复杂,导致影响渗漏的原因由很多。为了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以及居住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做好建筑的防渗漏工作,科学合理的采用施工技术,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科学选择防水工程施工材料,提高施工工人的责任意识,全方面保障建筑的防渗漏工程的质量。
1造成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原因
1.1 材料方面
建筑工程防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以沥青为主,大部分的建筑企业会采用绿色的防渗漏防水材料来使用,绿色防渗漏原材料价格相对于其他的材料价格较高,但是对于建筑物本身的防水施工来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而沥青在防渗漏材料使用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材料价格较低,对于外界环境承受压力不高,会受外界的影响,沥青本身的变化决定了它应用的范围,一般来说外界的温度会影响到沥青的收缩。尤其是沥青含量过高的油粘中防水层会受到破坏,防水能力就会丧失。因此在砖结构中如果沥青含量过高,会使得外界的温度变化收缩和扩张,对于整个建筑来说也会造成破坏[1]。
1.2 设计方面
建筑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在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来进行设计技术的应用。.具体的设计方标准要根据房屋建造的缺漏所在,进行设计方面的考量,需要具备专业供应的设计技术。这些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减少设计时存在的缺陷,设计时要保证屋外没有过多的排气口所引发的连串反应。在设计时保温层的水分蒸发也会对防水层加以破坏,所以要结合保温层的设计结构来进行防水层的建设,增强建筑本身的防水能力。
1.3施工因素
在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过分的追求项目产生的效益,盲目的加快施工速度追赶工期,一方面可以减少施工工人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自己的收益。过快的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建筑的实际需要,这也是导致渗漏问题的原因[2]。
2常见渗漏问题
2.1厨卫部分
厨房和卫生间是最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部位。两种空间均具有水源多、空间面积小以及管道多等方面的特征,防渗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如果存在排水管道功能水平较低、施工材料不达标以及施工工艺不当等问题,均会引发渗漏问题。
2.2外墙部分
外墙部分渗漏主要出现在上下层外墙顶部、根部等位置,墙体预留孔洞以及空调板等处也是较常见的渗漏部位。结合以往渗漏问题分析发现,外墙渗漏多是以下几方面问题造成的:①涂料层、饰面腻子层存在缝隙;②混凝土墙体存在烂根等问题;③在具体实施外墙设计时,没有针对易渗漏部位展开防渗漏节点设计,没有做好凸构件坡度设计,存在返水问题;④抹灰面存在局部裂缝或强度过低等问题,砌体灰缝砂浆饱满程度、密实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应规定要求[3]。
2.3屋面部分
屋面渗漏整体面积相对较大,会对建筑工程形成严重破坏,是会对民众正常空间使用产生直接影响的渗漏问题。
屋面渗漏问题产生原因相对较复杂,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①屋面防渗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屋面施工质量并不理想;②施工设计与实际建设情况存在偏差,防渗技术实际执行遇到阻碍,没有达到相关建设标准要求;③防水材料选择不合理,整体防渗效果并不理想;④在建筑空间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期对屋面展开维修,各种潜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4]。
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3.1 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防渗漏性能的好坏。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在防水层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所有原材料的进场检验以及半成品配比质量。同时,充分根据房屋建设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剂和抗裂剂。此外,在墙体材料的选择中,要严格规定使用的块材质量及工艺水平,避免在墙体中产生缝隙,从而导致渗漏现象出现。
3.2 建筑屋面防的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屋面防渗施工为了保证屋面防渗质量,要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材料,选择防渗性能强的材料,如珍珠岩版、聚氨酯泡沫、水泥沥青等,确保材料质量是保证房屋防渗性能的基础。防水层设置必须足够平整、便于雨水流动,不得出现屋面鼓包或裂缝情况。特别是屋面找平,要保持屋面足够整洁,为了减少裂缝生成率要设置分隔缝,做好落水口、天沟的防渗工作,避免自然生成渗漏通道。现浇平顶屋面必须采用结构找坡方法,女儿墙根部采用混凝土导墙法,转角、轴线等部位要提前设置构造柱,顶部设置混凝土圈梁,发挥压顶效用,减少裂缝生成率[5]。
3.3建筑物外墙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在具体展开外墙防渗漏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墙面凸出构件展开调查,做好防水细节设计,并要绘制详细节点图;其次,对施工所有材料质量、规格以及性能等展开严格审核,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产品,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展开抽样复检;再次,在实施保温施工以及外墙抹灰施工之前,先对预留孔洞等展开防水封堵处理,且要做好缺陷检查,要及时对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墙面展开优化处理;最后,对外饰面施工全过程展开严格管控,降低裂缝发生可能性。在施工时,需要重点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材料交接处防裂处理以及上下接茬处防水施工展开重点管控,应保证外墙施工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3.4地下室防渗技术
地下室的防渗部位包括基础板、剪力墙、管道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的防渗施工要点表现如下。(1)地下室防渗施工之前,根据施工图纸内容掌握地下室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管道预埋方式、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情况、地下水位等,在全面掌握这些内容之后再设计防渗施工方案。(2)在开工前还要设置检测仪器,包括基坑监测、沉降观测等,避免因为建筑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影响最终的防渗施工质量。(3)地下室墙体结构防渗是防渗施工的重要环节。结构防渗要先确定是管道破裂渗漏还是地下水渗漏。在防渗方面以自主防御为主,也就是在墙体结构上增设一层防水设施,在结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CMA 高性能膨胀剂,降低墙体的抗裂性。(4)地下水管道渗漏多数都是破裂渗漏,可以通过增设防渗层降低渗漏概率。同时,如果管道设计转角位置过多,要重新布设管道,尽可能减少转角部位,减少水流阻力和内部压力,增设橡胶圈防水设置[6]。
结束语
防渗漏技术的高质量应用,需要技术、施工等多方努力与配合。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工程施工具体情况与可能出现的渗漏情况,通过对常规渗漏问题的分析,灵活展开防渗漏施工,以便在妥善解决渗漏问题的同时,做好防渗处理,确保渗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被控制在最低,进而达到理想化防渗漏施工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可以达到各项标准要求,为广大用户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建筑空间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艺彬.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47.
[2] 周世昌.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9(8):64-65.
[3] 褚金鑫. 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探讨[J]. 城市住宅,2019,26(12):177-178.
[4] 王立双.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26.
[5] 贾海伟.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6] 肖金祥.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