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对工程建筑结构裂缝的研究,建筑工程裂缝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和解决。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方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改变,同时也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本文就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创新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措施;处理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建筑裂缝的出现,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工程建筑中出现裂缝的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对人们生产很大的危害,其主要体现在裂缝质量问题出现后,如果裂缝比较大就会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做好监控,这对施工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承载力会变弱,以至于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对结构裂缝进行及时的处理,裂缝就会不断变大,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造成影响。
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的原因
1.1质量问题
施工设计中存在工程结构施工方式、施工距离、混凝土配比等不合理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影响施工的质量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监控,尤其是施工材料方面存在着假冒伪劣的现象,这些材料的质量不能达到工程的要求和设计标准,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问题。
1.2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水化热的现象,这就导致在混凝土内部释放出了大量的热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差异过大。较大的温差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混凝土的内部加剧温缩,以此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1.3应力裂缝
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到混凝土浇筑阶段时,由于混凝土自身存在伸缩现象,尤其是在混凝土所属温度环境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的伸缩现象会特别明显,这就使建筑工程结构出现了应力裂缝。在一般情况下结构裂缝会按照以下几个顺序出现变化:塑性、自身伸缩、碳化、干燥。当混凝土的结构发生了硬化现象时,其自身的水分会不断的流逝,导致工程建筑结构的尺寸发生变化,使结构出现伸缩的现象,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结构出现应力裂缝。
1.4荷载裂缝
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逐渐变大,使用功能的逐渐变多,相应的对建筑的荷载能力要求也有所增加,这就使建筑工程结构更加容易出现荷载裂缝的现象。当整体建筑承受了过大的荷载力时,在建筑结构的不同位置,由于荷载力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就会导致裂缝的数量和出现的位置有所不同。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对建筑整体的实际荷载力计算不够明确,为了使建筑荷载力得到提升,施工人员会加大混凝土的使用量,这就在实际的荷载力发生变化时,建筑工程所出现的荷载裂缝不断增多。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措施
2.1注意原材料的选择
为了能够减少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保证,需要加强对建筑结构材料地把控。混凝土作为工程建筑最常用的一种材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与工程建筑的质量保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为建筑工程选取建筑材料时,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地把控。施工人员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运输和价格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地考虑,建筑原材料质量的提升,不但可以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所用的成本。
除此之外,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建筑的荷载力、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多方面变化进行考虑,从而使混凝土出现水分蒸发现象后,能把工程建筑的结构尺寸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也可以加大对外加剂的使用,以此降低混凝土伸缩现象的产生。
2.2注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
在实施具体的工程建筑过程中会涉及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的规模,因此对混凝土的等级要求也要有所变化。建筑结构的楼板和梁的混凝土配比应该是相同的,此外在建筑结构柱和墙体的混凝土等级使用中,也需要选取相同等级的混凝土。混凝土在浇筑不同位置时要严格控制每个施工过程,要采用相同的方式以此确保混凝土整体的强度标准。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也要关注混凝土强度的变化问题,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结构整体保持稳定的效果。
2.3加入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想要减少工程建筑的裂缝问题,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就必须使用更加规范的建筑加固设计工作,选择正确的建筑加固方法,以此提高梁板的加固质量。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结构加固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筋设计,并严格把控配筋的方法。在配筋方法中,要采用双层双向通长方式,以此提高建筑梁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强对工程裂缝出现的掌控。想要减少工程建筑出现的裂缝,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设计时,要保证钢筋之间具有稳定的空间和距离,把裂缝出现的时间延长,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将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以及外加剂的使用,降低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现象,减少或延长结构裂缝的产生。
2.4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想要减少工程建筑裂缝问题的出现,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养护工作。只有进行后期的养护,才能减少或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裂缝的现象。想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定期的洒水。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温,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降低混凝土降温的速度。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施工人员也要对建筑梁板表面进行洒水保护工作,要使混凝土的温度维持在15℃左右。通过这几方面的养护,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减少工程建筑中出现的裂缝,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
2.5控制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的技术手段
工程建筑结构的裂缝问题主要出现在楼板位置,所以施工人员要选择科学的手段,使混凝土板更加坚固,以此减少工程建筑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在进行楼板设计时,要严格根据工程建筑所需要的钢筋和混凝土标准进行操作,减少裂缝问题的产生。在具体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按照工程中所需的混凝土标准实施,控制好钢筋的配比;第二,施工人员在工程建筑施工期间,要清楚每个钢筋所处的位置,要确保钢筋的抗拉强度;第三,施工人员在确定了钢筋的位置之后,也要对钢筋的布置和钢筋的数量进行了解。通过对这几点内容的注意,提高对工程建筑的监管工作,努力做到减少工程建筑中裂缝问题的出现,以此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提高人们对工程建筑的满意程度。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对工程建筑结构裂缝的研究,建筑工程裂缝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和解决。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方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改变,同时也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此外,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从材料质量、施工监管和设计等方面加强监督,加强对造成施工裂缝问题的关注,通过及时的预防和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8(10):61.
[2]仲伟刚.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