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教育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晶
[导读] 本文在解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哈尔滨某高校师生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式健康教育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家庭互助式健康教育在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路径,第一、家庭成员互助普及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第二、家庭成员心理互助干预,消除心理恐惧;三、家庭成员互相传递正确疫情信息,减少恐慌。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本文在解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哈尔滨某高校师生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式健康教育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家庭互助式健康教育在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路径,第一、家庭成员互助普及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第二、家庭成员心理互助干预,消除心理恐惧;三、家庭成员互相传递正确疫情信息,减少恐慌。
        【关键词】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路径
       
       
        一、引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痛,使受害者家庭支离破碎,同时,也危机国家安全、阻碍经济发展。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1]。人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获取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是全民拥有健康身心的有效途径。
         二、家庭互助健康教育在“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调查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家庭健康教育在预防
        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的调查”,此问卷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基本信息;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家庭成员互助健康教育的体现;③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哈尔滨某高校教师和学生,疫情期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群发放调查问卷,累计回收有效问卷416份。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收集的416份有效问卷中,其中男性200人,占总数48.08%;女性216人,占总数51.92%。教师占40.38%,在校学生占36.06%,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73%,企业人员5.53%。调查对象主要为青壮年,其中21~30岁占39.42%;31~40岁占27.4%;41~50岁占23.08%。已婚占60.58%,未婚占39.42%;家庭成员多数为3人或4人,调查对象居住在城市的占80.53%,居住在农村的占19.47%。由于调查对象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占95.2%。
        (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家庭成员互助健康教育统计分析
        在家庭中,青年(18-44岁)获得关于疫情的信息最多也最具权威,占71.88%;其次,中年(45-59岁),占25.72%。家庭的疫情防控工作中,50.96%受访者会听从理性的、获得信息量大且权威的那个人;47.36%会选择与家人一起商量”。 99.52%受访者会把疫情进展或防范措施与家人分享,共同防范。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度统计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不容乐观。仅有4.33%的受访者表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全了解,70.67%表示了解一些信息,20.91%只是听说过,4.09%则表示完全不知道。对于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16%表示完全了解,45.19%知道一些,32.69%听说过,19.95%完全不知道。
         三、健康教育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路径探索
        (一)健康教育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能及时有效地预防突发事件的传播和蔓延,提高公众处理事件的应急能力,并减轻其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健康教育还能强化公民的防病意识,普及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家庭互助健康教育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路径探索
        1.家庭成员互助普及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倡导全民“居家隔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个家庭就成为了抗击“新冠”的重要战场。为保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居家隔离”期间的日常起居、适当锻炼和饮食营养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普及健康知识,相互关爱,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家庭成员心理互助干预,消除心理恐惧。“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在焦虑不安中度日。这种焦虑来自于对可能失去亲人的恐惧,对疫情不可控的担心,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担忧等,互相安慰至少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作用。尤其是在家庭中受教育程度高、处事冷静和理性的成员应对其他家人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传递正能量的信息应该帮助家人度过难关。
        3.家庭成员互相传递正确疫情信息,减少恐慌。疫情发生时,政府通过电视或广播、微信公众号、新闻资讯APP、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平台,及时报道最新疫情资讯,大力向民众宣传“不信谣、不传谣”。作为家庭成员,每个成年人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了解最新的疫情信息,并告知自己的家人,指导家人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从容应对疫情。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健康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010(1).
       
        【作者简介】王晶(1977),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疫对教育反思”专题“家庭互助式健康教育助力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