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复性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霍楠
[导读] 晚清以来,面对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传统儒学及儒家教育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和打压,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儒学复兴。复性书院是在这样一个西方军事和文化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现代新儒家文化中国重建运动中的一次重要尝试,留下了丰厚的教育文化思想遗产,结合当时的现实,促进了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代表了现代新儒家教育理念基本方向。复性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教育影响深远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晚清以来,面对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传统儒学及儒家教育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和打压,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儒学复兴。复性书院是在这样一个西方军事和文化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现代新儒家文化中国重建运动中的一次重要尝试,留下了丰厚的教育文化思想遗产,结合当时的现实,促进了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代表了现代新儒家教育理念基本方向。复性书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教育影响深远,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一浮;复性书院;教育
       
         一、马一浮与复性书院
        马一浮年少成名,天资聪颖,16岁时曾参加县试并名列榜首,青年时期先后赴美国、德国、西班牙和日本进行游学。马一浮精通儒释道三家,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一心研究传统儒家文化,在当时享有盛誉。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担任教育部秘书长,但很快便辞官而去。1930年陈大齐欲聘其为北大研究院导师,又因“教育见解不同”而离去。马一浮目睹自清末以后的种种乱象,指出“今日之祸,不患在朝之多小人,而患在野之无君子。不患上之无政,而患下之无学。祸之灼然切肤一国所共见者,得豪杰之士,犹可弭也。独其中于无形发于隐微之地者,为学术人心之大忧。……夫天理终不可灭,人心终不可亡,此确然可信者,然其间必赖学术以维系之。”[1]他坚信只有“穷理尽性”才能匡救天下,而彼时西化风气盛行于整个学术界,无法扭转局面。其实,在任秘书长时,马一浮就曾提议“设通儒院,以培国本”,但无人问津。
        1938年,在与熊十力等友人的通信中,马一浮表达了对我国古代传统书院能够自由讲学的向往,并表示欲“为先圣留一脉法乳”,刊刻经籍,以保留“先哲精神所寄”的“文化种子”。此想法经好友刘百闵等人建议向教育部申请,最高当局得知后表示非常支持,在蒋介石、陈立夫和孔祥熙的创议下,复性书院成立,马一浮受聘成为书院主讲。
        二、复性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反孔反儒
        自晚清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不断加深,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国人不得不正视与西方国家军事上的差距,于是产生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与之相配的工业体系,于是开始了西学东渐活动,洋务运动兴起。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依然很有信心,认为中国只是欠缺富强之术,至于其他的伦常秩序及文学,都远高于西洋。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空前的民族危机终于惊破了国人的迷梦,爱国运动迅速高涨,先觉之士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主张,拉开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新政”后,科举制度在近代化的倒逼下被废除,士大夫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因为专业分化和职业分化,专业色彩日益突显,改变了以承续中华道统为志业的传统,削弱了教化功能,而变为近代意义上的专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受西方影响,羡慕西方富强繁荣,成为了所谓“欧化过激派”。他们“怨六经为迂谈,尤仁义为糟粕。国民教育未普及,孔教文字为之也;八股取士之积弊,孔教传经为之也,人民无自治,财政不充裕,未必非孔教误之也;军国未成立,实业不发达,未必非孔教梗之也。欲促进中国社会,非改良中国文字、中国习惯、中国国民性不可。”[2]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口号讲儒学教育打入尘埃。
        (二)政治需要下的儒学复兴
        经过一系列的打击,儒学教育本已成为历史。然而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儒学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又有了复兴的迹象。这其中,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等人对儒学的新解释是一方面,而当时政治上的需要也是儒学教育复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彼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为了争夺正统地位的合法性,并与正在中国迅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相抗衡,各路军阀纷纷开始鼓吹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优越性。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文化复古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文化活动,而是具备了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他们拉来孔子作招牌,要求人们对孔子继续崇敬乃至跪拜。这当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动。特别是戴季陶这样的御用文人,以曲解的手法将孙中山孔子化,将三民主义儒学化,从而使儒学不仅重新获得合法地位,而且与官方意识形态的三民主义相结合,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中华民国的立国之本。[3]正是基于这种政治现实,在蒋介石提出尊孔之后,开始利用儒家教育为自己服务。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陷入此种境地,国人附逆,日寇长驱直入,皆因“人心不古”,并痛斥新式教育之偏,欲办一书院以圣贤之学匡补时弊,重振民族精神。


        三、复性书院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在马一浮先生草拟的《书院之名称旨趣及简要办法》中,他指出“复性”之意为:学术人心所以纷歧,皆由溺于所习而失之,复其性则同然矣。复则无妄,无妄即诚也。又尧舜性之,所谓元亨诚之通;汤武反之,所谓利贞诚之复。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教之为道,在复其性而已矣。今所以为教者,皆囿于习而不知有性。故今揭明复性之义以为宗趣。[1]关于人性,马一浮认为“义理之性,有如泉水。当其发于山谷,本自清明,迨后流入田野,则渗入许多泥沙,遂成混浊了。如下一番功夫,将泥沙滤净,则水清明,还是原来的水。学者用力,要在去蔽复初,古人所谓变化气质是也。”[1]马一浮不仅相信人性本善,而且相信人性可善,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沾染陋习而改变心性,但通过他人引导、认真学习便能祛除那些不好的东西,恢复本性。
        在《复性书院学规》中,马一浮提出了读书治学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曰主敬,二曰穷理,三曰博文,四曰笃行。主敬为涵养之要,穷理为致知之要,博文为立事之要,笃行为进德之要。四者,内外交彻,体用全该。优人圣途,必从此始。”[1]其中,前三条从“学”的角度,点明只有内心虔敬、凝神聚精才可排除内心的污浊,才能回归生命本身虚明照澈的状态。而后,我们需要通过穷理从而充养生命的主干,达到致知目的。“博文”即通晓一切事物,“立事”即遇到事情能够沉着应对。在这里,马一浮认为“天下之事,莫非六艺之文”,只有通晓六艺,方可“立事”。后两条则从“做”的角度,说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马一浮认为即使做到了这前三点,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德性,因为治学的最高境界必须落实的行动中来,前三条都是为了笃行进德做准备的。此《学规》彰显了马一浮先生知行合一、融会贯通的教育理念,展现了复性立人的根本目的,回归了生命本身的意义。
        (二)教育内容
        马一浮认为学习是改造个体的根本途径,六艺是所有学术的本原,因此,书院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六艺”为核心的儒家传统课程。《复性书院讲录》是由马一浮在书院的讲稿编辑而来哦,分为六卷,第一学期讲授了前三卷,第二、三、四学期分别讲授第四、五、六卷。《复性书院讲录•卷一》主要介绍了学院的学规、读书方法和应学书目等内容,阐述了书院的教育思想,类似于讲稿总论;《卷二》讲述论语大义,同其他的宋明理学家一样,马一浮特别强调《论语》在六艺中的作用,并将其看作“入德之门”;《卷三》讲述孝经大义,儒家教育向来把“孝”放在很高的地位,马一浮评价孝经:“六艺皆以明性道,陈德行,而《孝经》实为之总会”,并认为孝是德之本也;《卷四》则是讲述儒家的诗教和礼教,马一浮认为诗教礼教密不可分,“六艺之教,莫先于《诗》,莫急于《礼》。诗者,志也;礼者,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心为德,行之为礼。故敦诗说礼,即是蹈德履仁。”[4]《卷五》讲述洪范约义,倡导为政以德;《卷六》讲述易学思想,与传统看法相反,马一浮认为《易经》为六经之终,并借此阐述了自己心理合一的本体论思想。
        (三)教育方法
        知行合一,切己体察。马一浮在《复性书院学规》提出的读书“四要则”中就已经强调了笃行的重要性,马一浮认为复性书院不是用来培养老学究的地方,学生万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应该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学以立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马一浮认为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每天都会得到一点点的改变,但这些变化都是不自觉的,“及其成熟,初补自知,犹如学射,久久方中。亦如孩童,渐至成人,日日长大,并不自觉也。”[5]
        自学与问难相结合。书院秉承了传统教育中“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思想,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自学,老师会事先列出参考书目并给予指导意见与阅读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学生可以向老师请教书中不懂的问题,师生可以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或者由老师讲解得到启发或领悟。
        复性书院是在西方军事和文化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现代新儒家文化中国重建运动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马一浮先生当年拒绝西方现代教育体系,创办复性书院,重视中国传统经学的传承和发展,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复性书院的精神遗产和学统传承必将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一浮.马一浮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2]柯璜.宗圣学报[J].1916(17).
        [3]马勇.民国儒学之华丽转身[J].兰州学刊,2018,(07):70.
        [4]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乌以凤.马一浮先生学赞[M].马一浮先生学赞编辑部.19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