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4期   作者:文俊方1 夏辰雪2
[导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我国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其深化创新的重要契机,本文从学生的线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严峻的形势下,教育者首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资源。其次要多平台、全方位宣传普及防疫期间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1.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2.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我国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其深化创新的重要契机,本文从学生的线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严峻的形势下,教育者首先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资源。其次要多平台、全方位宣传普及防疫期间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冠肺炎;教育管理;挑战;对策
       
        2020年初暴发并仍在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发性的社会公共危机,党中央明确要求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对于学生的线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疫情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其深化创新的重要契机。如何在疫情应对中把握契机,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的形势条件下教育管理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在线教育带来的挑战
        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下降。隔着屏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都在线上进行,教师监视的范围只有屏幕大小,空间有限,在屏幕范围之外很难进行把控。教师失去对学生线下的监控,对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对学生思想态度的变化不能及时引导。同时,师生关系没有实际互动,教师失去了身教的机会,对学生无法有效实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其个性特长,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是精准化教学。线上教学教师通过线上课堂和作业的反馈,这样的反馈缺乏直接观察。线上,教师不能从学生日常行为、情感态度获取教育学生的信息,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学的针对性就会降低线下, 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自由度较高,对学生的发展不利。教师要与家长高度配合, 设计好适合个性发展的课程和进行个性化指导,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反馈。
        (二)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
        疫情期间学生容易出现的典型负面情绪:一、过度恐惧焦虑,官方日益增加的感染人数,以及拐点的一再推迟,给部分学生造成了恐慌,通常恐慌焦虑的情绪还会影响生理状态。二、愤怒,部分高校的学生可能出现过激化,如对抗疫前期医疗效果的停滞不前感到愤怒,或者对吃野味的人深恶痛绝等。当事情与自己所想有出入,就易出现愤怒的情绪。 三、盲目的乐观,疫情发生后,教育部陆续公布了多地延迟开学的消息。某些高校学子对这些消息则产生一种盲目乐观的心态,而这种心理反应可衍生出后续的一些不配合举动,如不佩戴口罩出门、大肆转发谣言以渲染恐慌氛围等。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实施了封城封小区的措施,交通也进行了管制,官方呼吁大家在家进行隔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接收外界的信息基本上是依靠网络,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谣言四起,不少虚假信息蔓延,例如,网络上出现有媒体报道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短时间内各种双黄连制剂被抢购一空。这些负面的舆论和虚假的信息每天都充斥着网络,始终让人处于紧张和精神紧绷的状态,其对学生产生的精神危害比病毒更大。
        (三)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必然是在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实践中形成与强化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社会公共危机,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展现从党和国家到人民群众、国际友人等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充满正能量的宣传报道,也存在一些质疑党和政府做法、别有用心地歪曲事实、虚假造谣的信息。因此,这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更加困难,但也为引导和帮助他们提高复杂社会现象辨析能力提供了真实课堂和鲜活案例。
        个人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并肩负起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社会分工越发展、越精细乃至于互联时代,人与人彼此间的需要程度、协作程度更高、更深,人不可能完全成为独立的、离散的“原子人”,因此,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更加重要。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工具理性更强,个性化、独立性、享乐型的 特点鲜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加紧迫。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防控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发展。
        二、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教育管理的建议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优化学校在线教育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环境。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网络教学突破了个体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满足学生居家学习需求,但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也不充分。因此,学校应以重大疫情防控为契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也可以通过加强考核的方式,来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的互动。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要为学生提供内容齐全、形式多样的在线教育资源,使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扩大学生学习的弹性空间,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在线教育资源使用上,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来对学生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创建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境和氛围,如建立学习小组或交流论坛等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他们有更好的在线学习体验,从而保证在线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要强化平台统筹,建设和部署课程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各级互联互通。
        (二)多平台、全方位宣传普及防疫期间心理健康安全知识
        在“全民隔离”的特殊时期,学生有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为了减轻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应当加强防疫宣传力度,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调适。一是要筛选自己每天接收的信息源,关注必要的、官方的消息,不能沉迷手机和网络。二是要有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也在一定的安全空间进行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三是加强沟通,可以QQ和微信等社交APP与朋友同学聊天,相互鼓励,增强信心。四是要多读书,利用居家隔离的时间,补充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净化心灵。另外,各班级可以通过网络组建话题讨论小组,如“共同抗疫、 我们心连心”等话题,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自信心。
        另外,要增加防疫期间心理咨询师在职人数,防疫期间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对疫情期间学生出现的恐慌、焦虑、迷茫、愤怒等不安心理及时进行疏导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提升心理咨询师队伍素质,加强防疫期间相应心理辅导技能培训,高校心理咨询师主要为解决高校学生日常心理安全问题,例如:适应性障碍、社交困难、人际关系敏感等,而对于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出现的恐慌焦虑以及反向心理的对应辅导技能相对不足。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更应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素质建设,更好地针对疫情期间的心理咨询技能进行培训,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提升心理咨询师的防疫心理健康辅导技能。
        (三)特殊时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好教育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利用QQ、钉钉、微信等APP建立班级群,进行通知发布或者语音视频讲解,也可以成立网络辟谣小组和学习专业小组,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APP成立防控疫情正能量志愿团队,分享重要时事热点和一些正能量的内容。教师每天都要联系学生,除了传达学校的通知,更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另外,还要端正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网络上的谣言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否则就会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因此,疫情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重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警惕性,坚定信念,响应官方号召,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即使是网络教育,也要时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学习环境。二是要宣传提醒和教育大学生不要外出,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对学生来说,“不提前返校”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表现,主动在家隔离就是对抗疫的贡献。
        进行榜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否认的事实。正如成长心理学和同伴教育所揭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自己”或者内在的榜样激励、引导自己。因此,主体意识的增强使青少年对榜样的学习由外在教育转变为内在需要。以抗疫先进的典型人物为榜样,宣传他们先进思想和行为,促使学生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参考文献:
        [1]张珊珊,周心怡,刘克涛,邵亚雄,储著朗.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学生心理防疫教育的探讨——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心理月刊,2020,15(09):1-2+7.
        [2]朱玉洁,李梦洁.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武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4):52-53.
        [3]杨欣.“后真相”时代的舆情挑战及其长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教育的反思与担当[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31-36.
        [4]洪晓畅,李鲁静.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64-68.
        [5]付卫东,周洪宇.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在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2):14-18.
        [6]蒋纯焦.论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教师的社会担当——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