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1期   作者:余昌晖
[导读] 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代表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列为中国教育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要提倡大力推进启发教育,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主动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湄潭县实验小学  贵州 遵义  564100
       
        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代表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列为中国教育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要提倡大力推进启发教育,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主动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当看了这段话后,笔者思考,万丈高楼从地起,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更有责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和抓好启发式教学,对此,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他是教学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古往今来,凡是懂或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主张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填鸭式”教学。
        启发式是一古老的话题,无论任何时代的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启发式这一教学思想,同时它又是永恒的话题,新时代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思想的融合。然而从教学实践看这种方法,人们都在努力地做着,收获着,各有各的看法和理解,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启而不发者有之;半启半发者,有之:真正做到启而能发、举一反三者,则不甚多。
        回想三十多年前,笔者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的那年代,在备课中预设了不少问题,埋下了不少“伏笔”,期望在课堂上能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授课效果。但是结果往往不能如愿:课堂上有问无答,搞得冷冷清清,或者一问一答,搞成“满堂拉锯”。想搞启发,却总是启而不发。这说明启发还得讲究方法和原则,贯彻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可归纳为图示分析法、课堂讨论法、个人讲解法、设置问题学生个人思考等多种方法,但问答法占重要的位置,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生涯的实际和体会加以分析,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思考启发式这一教学法。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问答方法时,启而不发的现象大都是由于提问不当造成的。有得是提问的问题难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难以找到答案,当然就没有人回答了;有的是提问抓不住要领问题范围太广,很难用几句话讲清楚,学生即使能回答,也不愿意举手或主动站起回答;而有的又是提问过于简单,不需要思索人人都能知道的,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不屑于进行回答,现在的教学提倡学生会的不讲,所以预设问题的难易度相当重要;而有的又是提问的时间不当,学生的思路正随着这个问题转圈,而教师又突然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没有任何提示和指引语,突然提出让学生莫名其妙的问题,自然学生也难以回答;有的是提问的方式不当,不事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是先提名,后出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做尽管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认真思考的时间,一旦学生答不上来可想又有什么作用呢?
        那么启发式教学如何实施,如何做到正确提问、“启而能发”呢?
        首先是抓好“两头”,一是认真掌握学生情况。曾看过一句教育谚语“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要在提问时达到“启而能发”,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都了如指掌。这样,讲授才有针对性,提问才不至于脱离学生的基础。其次是认真吃透教材,对教材的目标,要达到怎么样的重点,突破什么样的难点要清楚明白,这样抓住要害,教学才能驾轻就熟。最后得要掌握好课堂的提问艺术。要选择那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在最恰当的时机,采用最恰当的方法提出问题,根据不同的提问目的,指定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堂中,既要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防止问题过多,影响传授知识的连贯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课堂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最佳的,积极有效的途径,它可以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在今天的教学设计或集体备课中要有的放矢,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启发式作为一种教学思考,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努力工作,探索出一条更合适素质教育的道路,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