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2期   作者:唐兴坤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逐渐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笔者结合经验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对策。
        巧家县药山镇中心学校 云南 昭通  654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逐渐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笔者结合经验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朗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内心情感,导致学生对语文课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内心体验,注重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发挥出情感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文章情感,正确引导学生
       在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与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互相脱离,不能忽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使得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降。教师应该灵活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地开掘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不仅要向学生渗透课文中的浅层情感,而且要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隐藏情感和内涵,从而有效地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品味文本,逐渐透过文字感受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二、运用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独裁专制的教学手段,一味地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课堂上缺乏生动的学习情境,导致学生内心的情感难以迸发出来,甚至无法有效地理解文中的具体情感。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适当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给他们营造丰富的、生动欢快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本展开阅读和全面地感悟,使学生带着充足的激情来分析文本,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使学生受到文本的感染,逐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
        例如,教师在教学《精卫填海》时,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师:“同学们,请看投影上为大家播放的一段儿童动画片。”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师:“大家看完这段动画,说一说精卫身上有什么精神呢?”生:“尽管精卫是一只小鸟,但它很勇敢,不怕外界的艰难和阻挡,我们要像小精卫学习!”师:“你们怕不怕学习这篇文言文中的难词呀?”生:“不怕,我们要突破难点!”……通过动画片的导入形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向学生渗透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


       三、把握关键词句,体悟情感变化
       为了有效地教育基础阶段的学生,使他们获得正确的情感认知,内心树立积极的态度,教师在语文课堂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一些关键词句,共同分析词句的含义,进而感悟文章的情感和内涵。在对重点词句进行仔细揣摩和欣赏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以及语句赏析能力,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文中具体语句的魅力,促进学生体悟作者的感情,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使其对课文内容产生特别的情感,从而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
       例如,教师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依据教材上的古诗文本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师:“同学们,题目中的九月九日是哪个节日?”生:“重阳节。”师:“在这一天有什么习俗呢?”生:“插茱萸。”师:“‘忆’字有思念的意思;‘山东’不指山东省,而是指作者的家,华山以东;‘兄弟’代表亲人。现在你们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吗?”……教师引导学生感悟题目中关键字词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体悟作者思亲思乡的感情。
        四、激发情感,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从科学性上来看,教学过程应遵循人脑的规律,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培养“双脑并用”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两种思维共同发展,互相促进。例如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手段,配上画面、音乐,让学生朗读。学生会很快进入意境,头脑中出现寒冬的夜晚小女孩孤独凄楚的画面,产生无限联想,感受冬日的严酷,想到小女孩的家庭、父母以及社会的冷酷无情,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继而烘托出我们的幸福生活,分析其所包含的社会根源。先通过形象思维理解课文再发展逻辑思维,得出结论或认识。
       五、课外拓展阅读激发学生情感,提高阅读理解、鉴赏水平
       能力的发展或应用最终表现在课外的实际操作中,因此情感的发挥也需要课外的阅读,如读各类少儿读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读是手段,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读了文章要谈出体会,说出感想,也可以以日记、摘抄的形式写下来,对于以后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渗透,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达文章内层包含的各种思想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主体情感、感染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得到正确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长喜.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40.
         [2]赵荣.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